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人士并非白手起家,他们以某种形式获得家族的荫蔽和支持。那些最终卓尔不群的人看似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其实不然。事实上,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是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文化的特殊优势;这使得他们学得快,干的多,以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方式认知世界。出生的年代与地域对个体的影响巨大。而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限定了我们获得成功的方式。因此,只关心成功人士是什么样的人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探究他们从哪里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为何某些人成功,其他人则流于平庸。

1、在社会学领域,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走后能够,一开始他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2、由于我们过于相信成功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损失了许多造就天才的机会;我们忽视了社会机制对个人成才的巨大影响;

3、心理学家对天赋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4、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

5、10000小时的练习。如何保持每天至少3小时,持续10年;

6、智商高过120并不意味着能转化为更多的现实优势,个性与性格在这里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碰到问题和挫折时的应对方式)实践智力(社交知识):不是如何辩解的知识,而是帮你正确了解形势从而获得你想得到东西的知识;

7、(为什么井盖是圆的?写出物品的用途——发散性思维练习,不测试智力而测试创造力);

8、家境富裕的孩子总是让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让孩子穿梭于各项活动之间,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队友的评价。总是和孩子商量事情,晓之以理,不会硬性下达命令。他们希望孩子与他们顶嘴,和他们讨价还价,并站在成人的角度问他们问题。而穷人家的孩子生活中没有什么紧张的安排,就是和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如果孩子表现不佳,富裕家庭的父母总会责备老师,总站在孩子这边,有问题想办法补救。而贫困家庭的家长总是震慑于权威,行事消极,停滞不前;

9、富裕家庭孩子与贫穷家庭孩子的差距主要是在非在校时间内形成的;

10、中产阶级的教育风格称为协同培养,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多参与多尝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为自然成长,孩子更懂得守规矩,少发牢骚,有很好的独立性。而协同培养的好处更多,最终孩子形成了权利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有权参与制度互动。在各种情景中更加自如,愿意分享信息,并希望赢得别人的关注,通过互动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对游戏规则很熟悉。

11、没有人仅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12、父母的生活方式、父母所属阶级,对子女的成才至关重要;

13、成功不是随机事件。成功是由一系列可预知的、强而有力的优势环境和机遇构;

14、人们的确深受种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化传承是事件背后更强大的力量,它植入人性,影响长存。文化直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行为模式;

15、不同文化区别很大:例子:权利举例指数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cale);二、权利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 简称PDI):指人们对待比自己更高等阶层的态度;

16、成功就是坚持不懈,就是顽强不屈,就是别人花30秒就放弃的事而你却花22分钟去思考的坚定信念;

17、异类-就是哪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而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