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时薪上万,到底刺痛了谁?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今天,一则新闻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其新闻内容是这样的:

原标题为:教师时薪上万 7小时收入超6.7万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某在线辅导老师的课程清单,授课老师一小时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这个薪资甚至超过当下火热的网络女主播。

从清单上可以看到,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授课老师一小时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资料显示,该老师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达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如果按在线教育平台扣除20%分成计算,该老师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元,几乎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师一年的收入。

我们不讨论其是否为一篇某在线教育平台的软文,还是其他的,单从这件事情的本身来说。

7小时6.7万

数字很抓眼球,也很有争议性的话题,一个普通的老师,基本上一年的收入才这么多,而这位被报的老师,则用了7小时就全部收入囊中。

对于普通的我们,可能想都没有想过,而在今天,就有一位在线老师做到了。虽然这只是某在线教育平台的个例,并非平台上每个老师都能时薪过万,但终究已经引起了热议。

那么这到底刺痛了谁的心?

在职的老师

调查显示,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老师很轻松。他们其压力也比较大,相对上班的我们来说,稳定一些而已。他们每学期要写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教案、读书笔记、听课笔记、业务笔记、考试分析、学期总结,如果是考试科目教师做高考模拟题、初三、高三暑期补课等。这还不包括领导检查、一学期迎接各种领导一年大大小小检查十几次!最后工资还需要考核“绩效”的!

那么今天被爆还有这样的一个平台,不需要那么累,可以轻松的赚到钱,老师们肯定是坐不住,还有心思去认真教学?我想肯定不会,基本都想着如何在平台上获得收益了吧。

这样一下来,对学生来说,教学质量保证不了,家长们又给孩子报补习班,如此恶性循环。伤了学生,伤了家长,伤了学校。

教育部门

对于教育,历来都是大家诟病的一个话题,在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全面发展,虽然在近几年有些改善。

遥想我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每天除了听课,就是做题,早晨天还没亮就要背书。如今书一个都不记得,数学,物理,化学也基本忘记的差不多。自己感觉,读了基本是没用,还没玩好,也没有一个特长,这就是我,可悲的我,相信也有很多类似与我一样的。

今天互联网时代,教育部门禁止了老师课外辅导收钱,但是我们教育部门应该多利用互联网平台,去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在一个班上,每个学生的所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个性辅导。教育部门不作为之后,就导致了外面的那么多课外辅导班及在线教育的萌生。

我们自己

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个话题,不就是因为其时薪可以过万嘛!其实每个人都想,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

因这样,也就导致有人在开始分析了,说9元的课程价格太高了,来算一笔账,9元一课,一天7节课就是63,每月20天课程1260元。每年9个月上学就是11340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算法呢?其逻辑是对的,但看待的问题就错了!在线教育,并非让学生不去学校,在家学,而是针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可选择性的上课。我对这个感兴趣,也许我花9元,就可以学会了。

我们应该站在好的一面去思考问题,不是对老师收入多少来进行批评,而是对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

钱是吸睛,在互联网上放大之后就会被热议,比如房价最近一线城市涨的很厉害吧!很多人就怪国家,怪开发商,为什么要搞那么贵,为什么还降价。其实你要知道的就是,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他们只是在将钱换成比较抗通胀的产品而已。

结语

刺痛了心不要紧,但不要一味去质疑或者抨击,要不总有一天会心死感受不到痛。

对于老师们,如果有好的发展,也可选择丢弃铁饭碗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对于教育部门,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对学生应该全面,多样化的教育。

对于我们自己,则需要的就是努力,毕竟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背后辛苦。

我们都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去做很多的事情,以前想都没想的在今天都可以实现,这里面就存在着大量的财富可挖掘。比如在线叫洗衣、洗车、清洁阿姨、厨师、美甲等等,这样都可以实现一群人的梦想。

希望与你共勉!生活很美好,每天成长一点点,未来成长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