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保有点坑爹,我们为什么还要买?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乃至省市在社会保险领域动作频频。先是1月中旬,国家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对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参照企业职工养老金进行改革;接着1月下旬,广州市将养老保险单位缴交比例由20%和12%统一调整为14%。网络上随之也出现了大量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解读的文章,其中不乏片面解读、恶意抹黑社会保险的内容,迷惑程度很高。这里,笔者可以以一名从业者的身份负责任的说:社会养老保险确实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还是值得买。

为此,笔者下面就大部分人关心的五个问题做一下解释,或许会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真实面貌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养老保险缴交的钱亏不亏?至少没人偷你的钱

养老保险缴费的最终目的是享受养老金。目前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缴费(缴交比例为14%)和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8%),这两部分的流向情况如下:

(一)个人缴交的8%是全部属于缴交人个人账户的,退休时算上利息,除以应的对应的月数就是退休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这部分缴费是计算利息的,年利率为3%左右(笔者估算值);另一方面,如果出现在职死亡或者退休后未领取完即发生死亡,这部分个人缴费是可以退还的,且可以获得6-9个月的丧葬抚恤。所以,虽然收益不高,但是这部分钱不会被偷走。

(二)单位缴交的14%是划到政府的养老金大池里去了,和个人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会影响个人退休金高低。因为在养老金分配公式里,缴费年限越长、缴费越多,“基础养老金”部分越高(其中缴费年限对养老金影响更大)。所以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职时可以多交一点,即便失业了也最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按较低的标准继续缴交,如此才能从大池子里分得更多的蛋糕。

总的来说,养老保险收益率确实不高,但是没人偷你的钱,公司以及你的付出也都会有所体现。

二、养老保险会不会交了钱最后享受不了?不会

社会养老保险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1992年之前老职工没有实际缴费,但是政府通过视同缴费认为这部分职工交了钱,所以这部分空账是需要时间和基金收益来消化的;二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前四五个在职员工养一个退休员工以后可能变为两个员工养一个退休员工,养老金上涨的后劲不足。

但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然不会坐视其崩溃。所以,不用担心有没有退休金,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三、退休后有比养老金更重要的吗?有,医保

医疗保险是避免职工“因大病致贫”的重要保障。企业职工在没有退休之前,医保是当月缴纳下月享受,如果停交就无法享受。而职工在60岁(女性50岁或55岁)之后,不仅要医保缴满十年(部分新职工为15年),而且必须拥有领取退休金的资格,才能“不再交一分钱而终身享受医保”。所以,缴满十五年养老保险并能办理退休对后半生的医保至关重要。

四、延迟退休到底会不会实施?一定会

延迟退休的初衷其实就是本文第二点所提到的,因为空账和老龄化,社保支付压力大,国家才有此提议。延迟退休对于企业职工本人来说确实算不上好消息,毕竟在年老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多工作几年对人是一种折磨。

但显而易见,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是必然的,否则养老金体系将无法正常运转。该政策国家放风已经很久,出政策只是时间问题。

五、企业、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是好事还是坏事?整体上、长远看是好事

国家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采取“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这其中问题最大的是“中人”,也就是目前已经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了数年但是还没领退休金的人。这部分人员建立视同缴费的空账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运行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很多人担心这会不会冲击到职工养老金。

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种改革乃至未来的并轨整体上是正面的:首先,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保持着各自独立运行的状态,贸然并轨容易导致双双风险增大,国家不会轻易推进;其次,两种养老金各自运行正常后若能并轨,基金池大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才会更强;第三,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建立对企业年金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企业职工退休后待遇的增加;第四,并轨有助于企业职工和国家公务人员职业的转换,有助于民众的职业自由。

总的看来,任何一个社会,养老金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问题,国家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时必然是慎之又慎的,大可不必过度恐慌。而作为缴费人,更多的应着眼于退休后医保待遇和基本生活保障这两方面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