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空泛而没有意义的话题,没有人会无聊到思考这种问题。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它的答案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不同,正是这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构成了我们所看见的绘声绘色的世界,所以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题的答案是无解的。在余华《活着》这本书里,揭示了这个题的答案,一个被所有人忽略却又被所有人认可的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也许这才是生命最初始的意义。

        活着,意味着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折磨和苦难。人之初诞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我们去承担这些责任,去享受人生么?因为活着,所以更加努力的活着。在《活着》这本书里,余华用平静近乎温和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这个道理。

        在午后的一棵树叶茂盛的大树下,伴随着一声吆喝,一位老人牵着他的老牛走入了我们的视线……这就是“我”和福贵的相遇,也是整部小说故事的开端。在那个和煦的午后,福贵向“我”讲述了他坎坷的一生。

        40年前,福贵还是徐家少爷,那时候每个人都喊他“少爷”,喊他爹“老爷”,所有的人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而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是一个败家子。他吃喝嫖赌,样样都做。他最爱的事是赌博,每次赌输了就签字画押抵债。最后一次的赌博,他本想再次抵债,却被赌馆的老板告知,自己在半年前就已经把家产败光了,此刻的他喃喃道“不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他是茫然无措的,甚至不想回家。就在那一夜,福贵失去了他阔少爷的身份,变得和普通人一样。在这种惊人的转变下,他没有任何不适,在以前富贵的时候过富贵的生活,在现在贫苦的时候也试着过贫苦的生活。他开始下地干活,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会绝望。但是福贵没有,他有的是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他的父亲在那一年抱病在家,他的媳妇家珍在丈人的威逼之下回了家,此时的福贵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没有寻死觅活,他依旧在绝望中寻求着希望努力生存下去。他的父亲在上厕所时从缸上掉了下来,因为一块大石头咯着了,在移开那块石头以后,他长舒一口气然后死去了。余华将他的死描述的很粗略,可想想漫长的人生,所有人到了生命终点的时候也就那么一瞬间的事,我想作者再通过这个方式告诉我们人要看淡生死。

        后来家珍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富贵的身旁。这样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在富贵的周围也是不缺乏温情的。那段时间里,母亲突然生病,家珍将压在他们箱底的两元钱交给了福贵,让他去城里请大夫。这一去,就是两年。

        他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城市,不了正好遇上征兵。他就这样跟随着部队来到了前线。小说的戏剧性是很强的,在小说中,很多人都不幸遇难,福贵依旧顽强倔强的活着。当最后长官问所有人是想回家还是想去打仗的,福贵没有第一个站出来,他想家但更惜命。等着其他人都站出来的时候,他跑出来,哭着请求回家。在这一幕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珍惜生命的福贵,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自己尽力活着。

        就在这以后,他顺利地回了家,他见到了久违的妻子和儿女,可惜的是他的母亲早已去世,他们几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相聚。凤霞在一年前因为高烧烧坏了嗓子,在我看来,这个场景对于一个阔别家乡已久的人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福贵没有将自己放在绝望的深渊里,他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并从生活中寻求着自己的乐趣。后来的那段时光,几乎是他人生里最快乐的时光,他的身旁有爱他的妻子、儿女……

        不久之后,他偶然得知龙二死了。龙二就是曾经福贵赌博的赌馆,他得到了徐家所有的家产。然而当时正赶上土地改革、整治地主的时刻,龙二被没收土地以后,仍然不知悔改,恐吓佃户,最终被人民政府抓过去当街惩处。这时,福贵心里暗道:幸好我和我爹是败家子,不然惩治的就是我了。在小说情节的安排中,都使福贵巧妙避过了这些不可预料的灾祸,福贵是幸运的。从福贵在自己落魄后的表现可见他绝非一个贪财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对命运的珍视,对活着的敬畏。

        凤霞因为发高烧烧坏了嗓子成为了一个哑巴,她的年纪也随着一天天的上涨,她的去留成了家里人的愁事。村里的人都帮她张罗着,无奈很多人都以她不会说话为理由拒绝了。最终有一户人家看中了她的勤劳,决定将她领走,福贵允许了。作为凤霞的父亲,福贵对凤霞是充满着歉意和不舍的。所以那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带着凤霞,他怕自己见到凤霞会会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在家人面前,于是他一个人去下地。令我们感动揪心的是,凤霞她默默地跟着福贵去了田里。她已经感受到自己要被送走的这个事实,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家庭告别。在凤霞不在家里的那几天,家里的气氛沉闷且低落着。然而不久之后,凤霞满身狼狈的跑了回来,这个时候福贵已不舍得送她离开。

        在这个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刻,厄运不期而至,家珍病了。那是一九八五年,人民公社刚刚成立的那会儿,家里的地都被划分到人民公社的名下。刚开始,人们吃饭还很富足,然而不久之后,人们就坐吃山空。所有的锅碗瓢盆全都被汇集到了一起去熬成钢铁,所有能挖的野菜都被挖干净,有的人甚至以树皮为食。还没等到完全熬过那段时光,有庆突然死了。在所有人都没预料的情况下,以一种平淡的方式淡出了我们的世界。有庆的死很突然,也很无辜,也很让人感动。这个傻孩子,为了救生小孩而大出血的老师,献出了自己的血。然而无良的医生将他身体里的血抽走了大半,他是活活抽血而死的。

        更加戏剧性的剧情是,这个女人正是福贵曾经战友春生的妻子,这让福贵即使有理也没办法说出来。有庆的死很快导致了这个家庭的破碎,这时,家庭病得越来越厉害了。就在医生对福贵说准备后事的时候,家珍突然醒了,然后家庭所有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却又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巅峰。

        凤霞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到了想嫁人的阶段,可是她是一个哑巴,尽管她长得很标致。但这本书里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几乎是完美的,无论是凤霞的还是福贵的。凤霞在这个节骨眼上遇上了从城里来的二喜,两人的结合缓解了这个家庭的压力,给这个破碎的家庭带来了一点欢喜、愉悦。这部小说的精彩就在于没有一味地停留在生活的艰难,而是用真实的生活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依旧有温情。作为这本书的读者,我会觉得福贵的生活很惨,但是这也正中了作者的诡计,将福贵这个形象立体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他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死了,唯独他还在顽强的活着,这深刻阐释了生活是活给自己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

        从别人的视角来看,他的生活是充满苦涩、绝望的,但他自己知道他有全世界最好的妻子,最优秀的子女……这就是《活着》最终的意义,我们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努力用心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