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四周作业:朗朗乾坤下,我们需要好新闻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今天的“霸屏”新闻!

明星“真乱”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吴亚雄)在被曝林丹在谢杏芳孕期内出轨 深夜酒店亲热被拍后,林丹微博发表了一份声明,向家人和朋友致歉。

“小三”赵雅琪又一次证明“贵圈真乱”!

人类,在制造喧嚣和沸腾方面,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种族。从这一点看,也算是对得起“万物之灵”这一伟大称号了。

关于林丹出轨的各种评论在被一个叫做“舌侦探赵五儿”爆料后20分钟内评论破十万,更有资深自媒体人说:“今天的自媒体人中午都饿着肚子赶稿子,这可属于重大新闻”。可看看屏幕上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的新闻推送,怕是晚饭也不用吃的节奏吧。

哪里有喧嚣和沸腾,哪里就有新闻。今天,“世锦赛大满贯的超级丹”、“羽坛男神”——林丹出轨门“霸屏”了,满足人类的猎奇偷窥甚至幸灾乐祸各种心理的污秽不堪的视频、图片、文字,从早到晚的轮流轰炸。一时间,民众喧嚣了,舆论沸腾了,空气浑浊了,这堂堂中华朗朗乾坤下的新闻页面到处飘荡着“男女的那点隐私”的味道。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喧嚣和沸腾,尤其是那种带着“偷窥、偷情、偷窃”等隐私类新闻,如果主角又是在公众视角里风华绝代,男神女神般的明星人物,那就更是年度爆炸级新闻,给喜好重口味八卦的民众神经带来不亚于当初汶川大地震级别的震动。

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写评论的媒体人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评论有书面媒体的,也有口头传书。

写评论的人是才高八斗,唯恐自己写出来的不够震撼,不够刺激,不够意淫,不够大快人心……热门评论后面还配有各种神回复:“男人一有钱就出轨”“哪有猫儿不吃腥”“从林丹夫妻拍金龙鱼广告我就在给他的出轨倒计时”,等等,各种幸灾乐祸的负能量爆棚,要么就是:“他欺骗了全世界”,“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就是人渣”,等等,各种带着法官面孔的道德谴责。但是这种心怀叵测的道德谴责有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了吗?还是起着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我总觉得这种揭示人性丑陋的喧嚣和沸腾,还是少一些好。尤其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想想那些和我们同在乾坤里、三观还没定型的青少年吧,在他们纯真又好奇的双眼里,到处充斥着这些“蜂蝶乱舞、男盗女娼”的明星人物的新闻,他们会怎样想?会给他们以怎样的价值观引领?

一天前的中国第一狗仔卓伟爆料刘恺威出轨王鸥,杨幂,刘恺威和卓伟的撕斗升级截止到今天还没有“撕”出个所以然,大有不弄得满城风雨誓不罢休的气势;

一个月前王宝强因“美女老婆出轨经纪人”起诉的离婚案,到现在还是沸沸扬扬,没能尘埃落定,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快意恩仇;

一年前,陈赫出轨张子萱,新闻已变旧闻的今天,这个在“跑男”里春风得意的演员不是还春雨般淅淅沥沥地下着风流账吗?

二年前,当时在业界如日中天的当红小生文章出轨姚笛,演好男人如鱼得水的黄海波嫖娼被抓……

太多这样的新闻,为什么这种丑陋的新闻如此之多,让人感觉越爆料越蔚然成风,实在让人怀疑负面新闻引起了社会“模仿效应”。模仿理论创世人塔尔德的“模仿效应”里有个“自下而上的法则”——低劣者模仿优越者,下层人物模仿上层人物。美国的《蝙蝠侠》上映后,里面的在青少年眼里“酷比”的枪杀画面不是引发了青少年一系列的“蝙蝠侠枪杀案件”吗?

只要是从事一线教育的职业者,对于这种负面新闻、负面舆论对孩子的巨大影响,都深恶痛绝。

中学校园里,每学期刚开学,总会发生学校高年级的学生与社会青年纠缠在一起打群架,影响很坏(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这就是校级新闻)。校长领导自然是三令五申开展各种形式的批评教育,很奇怪,你越是全校级别大范围的宣传教育,想防范于未然,打架的事件就越是多,像得了传染病一样。打架闹事的孩子有时还莫名的觉得自己很“英雄”。后面换了一种方式,安静地处理这类事情,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荷尔蒙分泌旺盛,再加上的孩子假期里生活圈子的各种可能,几千人的学校发生几次打架再正常不过。校长领导只是对事不对人的按规章制度来处理,并且联系家长的力量,妥善悄悄得处理了。反而一学期下来,打架的事情少了起来。

这些在荧屏上璀璨发光,在荧屏下精彩无限的体坛娱乐圈明星,是多少青少年甚至是一些成年人眼里的偶像神明级别的人物,是“模仿效应”里的优秀者或者上层人物,如果有条件像他们一样,他们一定会趋之若鹜。为什么我们作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就不能不多些关注那些正义的、彰显真善美的新闻。

当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批评教育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关注这类新闻,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明星。

真正的新闻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在21世纪迄今为止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别排行榜上,日本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印着开国之父和历史明君,而日本的钱币上印着的是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这些都是为人类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我想起一则广为流传的谚语: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责难.

在敌视中长大的孩子会攻击.

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畏缩.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忍耐.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欣赏.

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正义.

真不知道在听着这种污秽不堪的新闻中长大的孩子和青少年学会什么?

如果说成人世界的我们都过度的关注乌烟瘴气的娱乐圈新闻,我们又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做到洁身自好呢?当这些负面的新闻变成社会公民茶余饭后连绵不断的主要谈资时,我们是不是也被这些坏新闻给“潜移默化”了?

为了朗朗乾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是不是要对这类新闻少些关注?去关注那些彰显真善美的好新闻。

白岩松的《白说》里有句话:新闻的力量是让世界变得更好。媒体人要有自己的担当,自己的坚守。我想说的是:朗朗乾坤下,我们更需要能彰显人性美好和真善美的新闻!

文心写于11月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