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篝火之夜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你很可能认识下面这张脸,你大概在什么地方看过了,也许是在新闻里,或者是在一部电影里,但你知不知道他究竟是谁呢?你知不知道他跟英国的篝火之夜又有什么关系呢?想知道这个人是谁,想了解他的脸最近为什么变得这么火,又想明白英国的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请往下看。

近几年这个面具成为举世闻名的抗议标志,那它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呢?

      几百年以来,英国人都知道这副面具背后的人,但在其他国家他并不有名。直到2006年《V字仇杀队》上映,上图的面具才走红全世界。《V字仇杀队》是一部基于图画小说改编的电影。主人公“V”是一名反对英国专制政权的恐怖分子,随时都戴上假发和面具。

      由于这部电影的突然走红,以上的面具开始代表民间抗议,被很多不同的抗议团体和参加示威游行的人士所借用。比如骇客组织“匿名者”、英国议员的“开销丑闻”引起的反贪抗议者和“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

      但面具背后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名字叫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他刚好是我的老乡。1570年在英格兰的约克市出生,他是有名的天主教徒和弑君未遂者,参与了恶名昭彰的“火药阴谋”,在1606年被判处叛国罪,并处以绞刑。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跟宗教有关系,所以要讲清楚,就应该从亨利八世起。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是英格兰最著名的国王之一,也是英格兰教会的创始人。他为了与他第一任妻子离婚而与教皇闹翻了,撤出天主教会创建自己的教会,是英国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亨利一共前后有六个老婆,为了记住他和妻子们的命运,很多英国的小学生都会学以下的一首简单的韵文:

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韵文说的是亨利和第一个老婆离婚,砍了第二个老婆的头,第三个老婆自然死,与第四个老婆离婚,又砍了第五个老婆的头,最后他自己死时,第六个老婆还活着。

      好了,咱们不细讲亨利八世了,这里简单介绍英格兰教会与天主教会分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天主教不认同离婚,但亨利八世想离婚。这是因为亨利的妻子没有生王子,只生了一个公主,所以他想离婚再娶第二个老婆。教宗拒绝废止亨利的婚事,于是他就将英格兰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当时欧洲的国王基本都是天主教徒,罗马教皇权力十足,与他翻脸不是一件小事。历史证明了亨利的决定有深远的影响。

      亨利和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死了之后,玛丽一世(亨利第一个女儿)即位。不过,玛丽是天主教徒,在位期间她处死诸多新教徒(新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非天主教”的基督教会,包括英格兰教会),她于是去世后被广泛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与著名的鸡尾酒“血玛丽”同称)。

      玛丽死后她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即位,随即恢复了英格兰教会。从那时候起,英国的国教就一直是英格兰教会,教主一直是英国的国王。伊丽莎白于1603年去世,是都铎(dōu duó)王朝(Tudor Dynasty)最后的国王。

      背景铺垫完,终于到了我们要讲的关键时期。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后,詹姆斯一世继任,也就是盖伊·福克斯和他的伙伴们试图谋杀的那个国王。像英格兰大部分的人民一样,他是新教徒,而火药阴谋者之所以想杀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盖伊·福克斯只是火药阴谋其中的一个同谋,主谋为罗伯特·盖茨比

      盖伊·福克斯是天主教徒,曾经在西班牙与荷兰打过的八十年战争里当过兵,支持亲天主教的西班牙。他希望英格兰的亲天主教人士起义,在西班牙时曾经寻求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三世的支援,可是费利佩不愿意提供任何帮助。后来他回到英国,在1604年参与上述的暗杀国王的阴谋。

      所谓火药阴谋是1605年11月5日福克斯和他的伙伴们谋划暗杀詹姆斯一世的名称。福克斯和同谋先安放大量火药在位于英格兰首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一个地下室。他们的计划是等候国王来主持那天举行的国会开幕大典,然后点燃火药,炸毁国会大厦,并炸死詹姆斯一世。

      福克斯和同谋们的计划,是在炸死詹姆斯之后,绑架他的幼年女儿,强迫她当作亲天主教的傀儡国王。可是有人背叛了他们,匿名地写了一封信寄给某个男爵,这位男爵把信转给了国务卿,阴谋就暴露了。在11月4日晚上,福克斯被发现在上议院的一间地下室里,守护着36桶火药。

      福克斯虽然不是主谋,但因为是他一个人被发现在地下室守火药桶,所以他成为此次阴谋的代表人物。后来大众庆祝阴谋的失败,唯有他单独被人们记住,并受到群众的憎恨。

      当时英国大多数人,包括很多温和的天主教徒,不支持所谓“火药阴谋”,于是阴谋失败后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这些庆祝活动,后来每年都继续举办,久而久之演变成现代英国家喻户晓的篝火之夜。这个节日,别称盖伊·福克斯之夜或焰火之夜,于每年11月5日庆祝,也就是1605年谋划暗杀詹姆斯一世的那一天。

      篝火之夜主要的庆祝活动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搭建篝火,在上面放一尊盖伊·福克斯人像,再点燃,燃烧人像。这些人像俗称“盖伊”,经常是年幼的学生做的,富丽堂皇的,打扮得很精心,从穿着豪华衣裳的,到简单的由几件破烂衣服裹着稻草的都有。

      刘易斯镇(Lewes)的篝火庆典是保留至今的庆祝活动中比较有趣的一个。刘易斯镇在英格兰苏塞克斯郡,他们每年举办的篝火之夜为英格兰最热闹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巨大人像。最为闻名的是他们做的人像不止有盖伊·福克斯,也有很多政治界的人物。例如,2015年有一个“盖伊”是当时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和一个猪头。这些人像,不管是盖伊·福克斯或者现代政客,最后都会被放在篝火上被燃烧。

卡梅伦与猪头,刘易斯的很多“盖伊”带着政治讽刺的味道

      第二个大传统活动是燃放焰火。无论是比较小的“罗马蜡烛”或“凯瑟琳轮”,还是比较大的“火箭”,都讨人们喜欢。也有小孩子特别喜欢的仙女棒。这是比较少放烟花的英国人传统放烟花的节日,以前,到这个时候,几乎每座城市都会举办公共烟花汇演。

      最后的传统有关于我的家乡约克郡。这个传统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食物,叫做parkin。这是一种传统姜蛋糕,很美味。吃parkin虽然在北英格兰是一个知名的篝火之夜习俗,但在英格兰南部是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所以当我问南方朋友有关parkin的时候,他们都有一种困惑的表情。

      最后再说《V字仇杀队》,图画小说和电影都借用篝火之夜的很多标志,比如V在11月4日爆炸了伦敦的“老贝利”法院同时燃放很多焰火,而且策划的起义日期定为11月5日,也就是篝火之夜。

      盖伊·福克斯在英国人看来一直是一个叛国者,一个公众敌人。但由于《V字仇杀队》的赫赫声望,还有受反贪抗议者采纳此面具的影响,面具从原来公众敌人的象征转为民间英雄的一个标志。

      最近几年,盖伊面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都是与《V字仇杀队》或者反政府、反贪的示威和抗议者有关。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面具背后的故事。但看完了这篇短文之后,我希望你应该会知道一点点它的来历。我也希望读者能通过以上的短文来认识英国传统的篝火之夜。可能下次11月5日大家可以一起搭建篝火、一起燃放烟花吧。


      有一首歌,是一代一代的小孩子们,为了记住火药阴谋而唱的,这首歌也在《V字仇杀队》提到过,歌词如下:

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I know of no reason, why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ever be forgot.


*我其他文章用的图片都是自己拍的,但这篇不一样,这些照片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