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文可以在百度搜索里看到哦。
经书大致说什么呢?
1.自侵的意思是“自作死”、自己伤害自己。自侵的反义词,应该是:自爱。
这本经书的主要内容便是,佛陀说了当时古印度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四大类”自作死“。
2.这四大类自作死即是:
没上进心懒得学习(夙夜不学)、
不节制各种欲望(老不止淫)、
有资源不帮助弱者(得财不施)、
不听取觉悟者的劝告(不受佛言)。
3.佛先明说了这四种作死。接下去分别按顺序阐述了:有哪些具体的行为属于这四类、这些行为最后有什么后果、人面对这些情况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4,。佛说了,那时候有些人豪门巨富很骄傲的,自尊自大,经常愤怒地对别人指指点点,眼里都是别人的缺点和不是,一点也不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脾气,想干嘛就干嘛。
我表示认同,人的确不应该骄傲。很多自以为的了不起,其实能归于自己功劳的成分并不多,只不过是很多外界的条件凑巧促成了自己的所谓”成功“。
比如说,芮成钢吧?可能他觉得自己平步青云年少有成,都是因为自己努力打拼,敏捷思维和办事妥帖,归于自己高超的智商和情商。可如果没有老师给他那么多机会,也不会有他后来的功成名就。这里,更多的应该归功于他的老师、书本教材的作者、电视台的领导、各国要领、以及他自己的一批粉丝等等。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芮成钢都不可能做到他想要的名利。然而,他却把这样的名利所得归功于己,才有了一系列背道而驰的狂妄行为。纵观历史,骄傲自大的人,有很大概率会因为骄傲而严重地做错事情。
还说了,那些自傲的人,也包括对自己身体的滥用。盲目地相信自己身体有超过现实的强大抵抗力和自愈力。
这点希望读者可以给自己一次机会,好好关心自己的肉体。
因为,“认为自己体质很好” 、“死亡遥远得像下辈子的事情” 、“我可没那些人这么倒霉,遇上禽流感我要继续吃鸡我喜欢吃鸡” 、“我可没那些人这么倒霉,会因为吸烟得肺癌,我真心离不开烟,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我会继续吸烟到100岁” 、“牙齿酸痛了?么关系,睡一觉就自动会好啦”这类想法。
平时该怎么想呢?我的宝贝身体啊,有没虐待他?有没有善待他?有没有好好地照顾他?肉体也是会生气的,他平时默默地隐忍,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用牙疼提醒我们注意口腔卫生别忍带我去检查,尤其别只给我吃止痛药。用瞌睡告诉我们他快不行了别给我喝咖啡喝红牛。用胃酸过多提醒我们食物摄入需易消化,别只给我吃抑制胃酸的药。高血压犯了,请别只吃降压药,希望你能控制好脾气,少油少盐。
又说了,好多人在骄傲的时候,也就是盲目自信的时候,在自己生活安定的时候,走路、站立、坐着、睡着的时候,忙得不得了,日理万机一样,无暇体桖自己的身体。最后到生病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后悔自己走了错误的路。其实错误的路也并不是喝可乐是错误,吃辣条是错误,喝酒是错误。
满足欲望问题并不大。出问题的,其实是不节制。对欲望的不节制,不控制。吃冰激凌是应该的,但是不节制地一直吃冰激淋,身体的排泄代谢功能负担就会过重,久而久之影响正常生理系统的运行。其实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节制会导致痛苦,在精神意识上不节制地闹情绪,发脾气,乃至种种行为上的不节制,为了一己私欲为所欲为,这些也同样会给人带来痛苦,即使那个瞬间一时痛快。不学习怎样有效地节制欲望的方法,不学习怎样有效地节制错误意识的方法,不学习怎样有效节制呈一时之快的坏习惯的方法。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未来的痛苦。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身体力行那些让人增长智慧、避免痛苦、延长幸福的方法。如果自己享受痛苦,那也应该帮助希望摆脱痛苦的人类同胞而努力学习这些方法(因为别人好自己才会好,习大大也说了零和博弈害人害己)。所以,便有了四大类里的第一条。
5.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欲望可能并没有错,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才是造成痛苦的关键。所以有了第二条。
6.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好,自己才会好,别人坏,自己也不会好过。所以有了第三条。
7.以上是佛陀的尊尊教导,我们如果抱有成见地从一开始就不愿意阅读,那可能就损失了一次悬崖勒马的机会。
8.明知故犯,看明白了佛陀的教导却不以为意,继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该做的去执行,那。。。尊重你,后果自负的时候不怨天尤人就是了。我们还是好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