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二九,我们在纪念些什么?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今年的一二九,系里安排各班组织了纪念一二九主题团课,组织了一场诗文朗诵会,画了一次主题黑板报。

一周前,我问各班支书,一二九是什么,我们在纪念什么?去年也开展了纪念的主题团课活动,大二的同学谈一下。

不甚了解。那句有名的“偌大的华北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竟然也少有人了解。

一二九,虽然不是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不是传统习俗的清明节,不是热闹的春节,但这个节日,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更有意义。

“青年”这个字眼,自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后,被赋予了格外的意义。

尤其是高校学生,被视为最具有爱国精神、最富革命热情的一群。

青年,若社会安稳,将会迅速成才,成为社会栋梁,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若国有难,青年,就成为民族最有希望拯救国家未来的“梦之队”。

当下,青年人做得不够。姑且不去说盛行在青年人中间的娱乐之风,也不去说在6+1环境中长大的你们如何安逸享乐,

若将我们放回到1935年,在那个国家命运多桀,祖国山河随时易手于侵略者的年代里,手握笔杆的你敢于站出一步,旗帜鲜明的表明你爱国的态度吗?歌颂祖国、热爱祖国还仅仅是一句诗歌吗?爱不爱国这个问题,1935年的青年人用血肉之躯给出了答案。

若将我们放回到抗日的时代,你能够舍下家庭和父母,走上战场,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厮杀吗?小家和大家,小我和大我,孰轻孰重?

青年,从那个时候起,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命:国有难,我先行;国家兴亡,青年有责任。

今天我们重说129,纪念129,不是在作秀,不是强说愁。

而是希望在和平的今天里,青年依然能够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事业洪流中,

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脚踏实地,珍惜韶华!

爱我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