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同质化竞争预示创新的终结?
不可否认,David Pierece说的很对:现在的科技公司确实看上去都是在围绕着几近雷同的价值主张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打造,都在努力的对着同一群用户抛媚眼,尝试获得大家的青睐。谷歌,苹果,微软,以及其他小点的玩家都声称他们在打造的产品是为了让客户生活的更轻松点。
但是这种同质化就代表消费者科技领域的创新止步不前了吗?我不敢苟同。
正确的“匹配”是终结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将从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中赚取的金钱,投入到企业未来增长引擎的探索之上,而这些未来增长引擎又将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匹配’。
至于有关“匹配”的更详细的描述,请查看.
阶段1: 问题解决方案匹配
在这个阶段,你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你的客户是否真的关心你的产品的价值主张。这写想法仅仅还是存在于书面上,还是纸上谈兵而已。
比如,苹果“书面上”深信它们的Apple Music流服务将会比Spotify在筛选和个性化方面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苹果还深信它们可以通过Beats1频道来重塑整个无线广播行业。这些“匹配”其实在用户真正使用它们的产品进行尝试之前都是不确定的。
阶段2:产品/市场匹配
产品/市场匹配的探索和创新将会是一个漫长且迭代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你的团队将会围绕着你的价值主张不断的测试着猜想的正确与否。
你也许还会有一天发现你“写在纸上”的那些想法其实根本不会如你设想那样产生客户价值。比如,随着接下来的这几个星期人们对Apple Music的使用进行测试反馈,苹果将会搞清楚它所声称的”筛选和个性化“是否真的提供了Spotify所没有的方式来和用户进行互联。
但是它是否就能卖出去呢?那就要看下一个至关重要阶段的对“匹配”的探索了。
阶段3:商业模式匹配
商业模式匹配对于这些科技公司来说还是一个没有走出来的迷宫。这些企业如何才能从它们提供的这些服务中获取利润将决定它们的生死存亡。
设计一个价值主张来为你的客户创造价值和打造一个商业模式来为你的公司创造价值,这将是一个反反复复的累活。
这里我们还是以苹果为例吧。在Apple Music三个月的试用期满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家是否会愿意注册一个每月付费订阅的账号呢?还是他们会继续呆在如Spotify这些原来的服务商的怀抱之中呢?
到此为止,大家应该看到前面描述的看似相似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现在已经转变成是可持续的成功的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的竞争。谷歌,苹果,微软,以及其他企业都必须继续马不停蹄的对正确的价值主张和可行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