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熔炉》的一二事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我是从《素媛》开始,对韩国的电影产生了很大改观,顺便也是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素媛》之后我看的是《熔炉》,这两部片子,都是描写生活中很常见的人,看着电影,我都感觉好像我身边就在发生这样的事。(事实上也的确是,我看《熔炉》的时候,正好广州那边有个学校校长猥亵幼女被控诉,这几天又有浙江女孩子搭错车被X杀的新闻。)电影总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嘛,这点,我相信两部电影都做到了。但这两部电影其实并不只是好在题材贴近生活,而是他们讨论的东西深刻,真实,并且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息息相关。

     但是今天我看到了《辩护人》。我感觉这完全是刷新了我的三观,一个国家居然会出现这样题材的电影,而且电影公映之后再一次翻了一件重大案件。这样的事情,我作为一个生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脑子里多对比一下都觉得有人要喊我开门查水表啊。

     《辩护人》的主角是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上去的律师,他并不是道德的完人,甚至在落魄的时候吃了一个月的“霸王”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发迹之后居然不避讳曾经的落魄,买下了当年搬砖添瓦早起来的房子,还去了当年吃霸王餐的餐馆里,主动道歉要补偿老板娘。之后他居然更是从一个口口声声喊着“我也只是个图钱的税务律师”的人变成指着警察骂“国家即国民”“你是让善良无罪的国家生病的蛆虫”的辩护者,这即是人性的光辉也是良知对恐惧的胜利。

     片中警察指出自己是按照国安法办事,被律师指出与宪法冲突后又作伪证死认被告人自虐,一口咬死自己没有殴打被告人。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还记不记得几年前的“冲凉死”“洗脸死”?呵呵。以一本来自书英国的描述共产党的书来定一个推翻政府的罪名,甚至让被告凭空捏造证据以泼黑政治对手的方法,这种莫须有的罪名简直跟中国古代的定罪如出一辙啊。

     “釜山的那些律师们,从最初的鄙视到最后的敬重,其实价值观是始终如一的。当所有这一切堆积起来,到了影片的最后,当99个律师出现在法庭联名要求为宋佑硕辩护的时候,这个逻辑就变得非常通达,情感也就来的极为充沛。”故事的最后,虽然男主的辩护失败,只换来了被告人的减刑,但男主的辩护人却出现了足足99人之多,这其实是在告诉所有人,虽然跟国安法的官司败诉了,但国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胜利的,一旦民智已开,最终的胜利就是时间问题了。就这点而言,之后韩国的确是让这案子翻案,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法院认为,虽然被告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之后发现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长期被警方扣押,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是迫于压力承认自己有罪。 我不晓得国内会不会有人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而民众是否会再看到蒙尘的历史真相。也只好说,慢慢等待了

     先写到这里吧,我去收个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