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对“未准备的心灵” 家长如何克服 “本领恐慌“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这对于要面临高考的学生及家长何尝不是一种鼓舞,如果我们可以掌握今天的努力与成果,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明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我们可以决定未来的快乐与幸福,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想用全部的心思换取那90%的掌控权。

  为了搞清楚这个理论,来看看费斯汀格在书中举的这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
   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此处省略300字)

    结果是:卡斯丁因迟到被上司严厉批评,心情坏到了极点;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参加棒球赛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应对措施”就是另外的90%。

   由于当事人没有应对的本领,无法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糟糕的一天”。 

  卡斯丁在那10%发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安慰妻子 ,随后的一切也不会发生了。

  可见生活中90%的未知是可控的。只是许多时候我们还没准备好如何去面对,从思想上我们称之"未准备的心灵";行动上称之"应对的本领".

  “未准备的心灵“会使人情绪失控导致焦虑而无助。"应对的本领"缺失,则使人丧失自信,导致局面失控.

  那么高三的家长,面对高考,“未准备的心灵”有多少?是否在为自身的本领而恐慌?

  有人说,“进入高三,学生不急家长急“,也有人说:“世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高三家长“可见,高三这一年对于天下父母是何等重要,高考对家长的威慑力是何等巨大。
  
  身经百战的家长们,经历了紧张的中考,进入了漫长的高中适应期,所有理论实践都用个遍,未等收效,匆匆进入高三,现已身心疲惫,黔驴技穷。正所谓“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大多数家长因为本领恐慌,导致焦虑而不自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增强本领和信心,才可避免由此产生的“焦虑症“,才能让”未准备的心灵“有备而来,才能使我们掌控好本应属于我们的那90%的未知。 

“每临大事有静气“,面对高考,我们先要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才能静心凝神,做到举重若轻。“静气“是一种消除焦虑的态度,就是不要紧张慌张,自乱阵脚,才能从容应对。

  学做会学习、有责任、乐观、细心的家长,用你“有准备的心灵“陪伴孩子高考的整个历程,学会如何应对未知的能力,在用你的”本领“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实现你对人生的认识和飞跃。

 掌控90%的未知,你,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