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迷上写诗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迷上写诗

《天书》

阑珊的秋

雕刻着渐渐驼背的你

浅池里的天书

恣意书写了年轮的史记


小时候,天真烂漫的幻想很多。

睡不着觉的时候,在炕上躺着,眼睛顺着窗帘的缝隙,有月亮的时候看月亮,月亮躲起来的时候看星星。

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大多都与心里想的东西不太同步。

想得最多的,是成为一个那个年代人人羡慕和仰视的诗人。

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那个时候,课本上能够读到的诗,大部分都是鲁迅、臧克家和郭小川的诗。说实话对于唐诗宋词基本️上没有接触,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教课书里看不到的东西,在新华书店里也别想见到。所以,见不到的唐诗,想要熟读,还要会吟(作诗)?

不能够啊!

课堂上只要老师一讲到诗,那可是自己最喜欢上的课了。自然会不错眼珠儿地随着老师的教鞭棍儿,死死盯住黑板。紧紧跟着老师语音儿上抑扬顿挫的节奏,生怕错过了什么。

背诵诗词也自然不在话下。在谁先背完诗谁先回家的比拼中,舍我其谁的霸气在全班级还真的鲜有失手。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第一个背诵完毕后,蹲在教室的外面,等待邻居家的小伙伴完成背诵任务之后一起回家,等到不耐烦的时候居多。

喜欢归喜欢,说实话这种喜欢大部分的意义还是在于对“诗人”这个称谓的盲目崇拜。一想到今后也能成为别人仰慕的诗人,立马身体都觉得飘了起来。

几次三番地也装模作样地花上几块钱,报了当地著名诗人举办的诗歌创作学习班。至于真实的目的,一多半儿是赶时髦、图虚荣。

如果用“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来形容那段时间对诗词认识的肤浅,毫不为过,恰如其分。

真正迷恋上写写诗,就是在《简书》里创作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才渐渐开始的。

虽然与真正意义上,对抒情言志文学体裁其内在规律,或者是总体把握上,都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从贴近生活,接得住地气这两点上还是有些起色。

如果把顺口溜也硬要贴上诗的标签,不知道是不是俺的首创。也不知道这样的首创,会不会成为《简书》里最不要脸那个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