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忘初心 但行善事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志愿者是很微弱的个体,像星星之火,雨后江南青石板路上一抹苔藓绿,志愿服务有很大的影响,像燎原之火,洒落一地爬满城墙的绿光。怀揣憧憬,我们喜欢春花秋月夏樱冬雪,喜欢孩子纯净的眼老人皱纹里的岁月泰然,可我们同样经历荆棘满路,误解、嘲笑与偏见让我们的憧憬屡屡落空,当我们做志愿者的时候,那路旁的荆棘与满路的欢愉宽阔的不止是心胸。

         在做志愿服务时,我们究竟学会了什么?

                                                志愿是服务而非施舍

        志愿者是无私奉献的,无偿付出了极大的精力,有时还需自掏腰包来支付路途开销,诚然,这十分值得赞赏,可志愿服务更需要抗压能力与持久的耐心,有时候情怀没有那么重要,作为一个服务者,我们不是给予的那一方,志愿工作也不是单方面的施舍,人们生而平等,我们并不会因为志愿者的身份而高人一等,不要拉着小朋友拍照,不要嘲笑衣着简陋的老人,更不要因为你无偿的“情怀”随意破坏规章制度,奉献是人类最高的美德,放平我们的心态,在小朋友澄澈的眼睛里,老人开怀的笑容里,其实就已经找到了至上的荣光。 企业家资助大学生时,每年刊登那个孩子的照片不也是变相的各取所需吗?我们做志愿者时,最初的目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感激吗?由苦悟甜,由哀思善,我们最终被人性给予感化,又怎敢理解为施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奉献的心值得被珍惜 而非廉价劳动力

        去敬老院, 去街头募捐, 去给残障孩子们唱歌 ,去重峦叠障的山里支教, 甚至拯救消失的森林、保护血泊中的海豚,去大草原谴责偷猎者 ,迎着巨浪清理海洋垃圾……   志愿工作并不是乌托邦,其中的艰辛困苦也常常使人筋疲力尽,当志愿者们坚持做这些的时候并不是图谋名利,每一颗奉献的心都值得被人们珍惜,奉献是人类最高的美德,并不是家财万贯有大把时间的人才会参加志愿活动,很多志愿者去支教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孩子们血源带来的命运,去敬老院是只是为了陪老人聊聊天,甚至去火车站做导向也只是为了使迷路的人心安……社会上多一颗甘愿奉献的心,就少一份冷漠的恶!志愿者并非廉价劳动力,“冷风使骨寒,炉火赠心暖”,当举办方或受益者不给志愿者同等的尊重时,伤的是整个社会的心。

                                   “扎堆”献爱心 过去后是更寂寥的凉

        当年节将至,敬老院、福利院似乎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各地组织献爱心,走马观花一样的涌进敬老院,表演节目送钱送物,一天结束后合照留念,欢欢喜喜的走了,一年之内他们再也不会来了。热闹过后,敬老院里充斥的是更寂寥的凉。真正的志愿者是有一颗善心的,满怀对公益的憧憬向往,坚持下去,爱与真诚都慢慢转化为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志愿者想做的事情,沽名钓誉,算什么君子呢?这社会不缺泛滥而虚假的爱,需要的是真诚而坚持的暖。 不忘初心 但行善事

                                                      利他或者利己

        做一个志愿者,我们的初衷总归是利他或者利己。利他是社会责任,利己是人之本性、自我表现。我们或许因为他人的苦厄激发心底的善,或许因为通过帮助别人来消除孤独感,或许为了多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或许为了满足人生之价值,亦或为了谋求个人之福利。但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幸福的。在街头募捐,内心是满足的;给残障孩子们唱歌时,嗓音是欢快的;为人指路时,心里是自豪的;在山区支教时,内心是慈悲的。   当志愿的出发点是利他,通过让别人欢愉从而自己内心更加满足,这不亦是一种利己吗,不忘初心,但行善事,所以利他与利己间都没有鸿沟,我们付出了物质与精力,换回了物质买不到的东西,润物细无声。

                                             善 是不需要结果来评价的

        做志愿者并不是一路欢愉,也会经历很多刺痛,我们行善,被嘲笑,被欺骗或者被人冷眼相待,去街头给山区孩子募捐书包,陌生的中年阿姨会翻着白眼说你是骗子吧,带着孩子的叔叔会大声嚷着“我家没钱,凭什么给你捐”,甚至被骂、被嘲笑好心有什么用,当我们不求回报行善的时候,自然会受到一些责难,发难者通常做不到这些事情,就来自以为是的散发恶意,可是,每个人都不奉献了,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世界又有多少暖值得歌颂呢?坚守就够了啊。 不再是战争年代了,没有人像谭嗣同那样洒头颅热血唤人民反抗,这世界难道不需要奉献了吗?不是的,不要因为人性的误解就“泯灭了向善的心”,听说过一句老话“他造他的业,你积你的德”,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奉献,我们才会思考出更理性的设计,减少积极事件的消极影响,不要因为结果的优劣就怀疑行善的心,善意永远是人最高的美德。

        龙应台说:“微笑的脸庞因曾经滑过的泪珠而闪闪发光”,不忘初心,让志愿者与获助者在志愿服务中受益而非“受伤”,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才是真正的大道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