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万能的朋友圈的福,最近突然被各种同学聚会包围。
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天天都有亲热的问候,经常可见热闹的聚会,欢庆的场面少不了拍照存证,于是去的人可以看照片回味,没去的人可以表示遗憾或者艳羡,然后热心人士开始有意无意的酝酿下一次的狂欢。
作为一直在这个小城里上学直至工作的人来说,我参加此类聚会的条件太过充沛了,不去简直说不过去。
于是半推半就的,最近的交际就明显多了起来。
同学中不乏毕业后从未谋面的,陌生中反复确认才生出一种“恰少年同学原来有你”这样颇为尴尬倒也惊喜的亲情。
不能免俗,回来后我也是种种感叹,种种评论,老公却不以为然:猴年马月的同学,不打交道不办事的话,吃过饭到大街上,你能认的准?
我默不作声,满心不服——呸!污染我们纯洁的友情!恶人!
谁知,前两天晚上某聚会上刚见面的女同学说要借钱,数目不多,三四千元,留的微信,说有事情要用,只用三四天。
我心犯疑窦:只借三四天,又借这么少,我俩又不常联系,是几个意思。
于是打电话问了另一个相熟的同学,讨个意见,对方说其实也借过他的,没给,因为此同学生活比较复杂,与我们不同天地。
好吧,我果断回了微信,不好意思,我不方便,帮不上忙。
老公在旁边冷笑:这就是你的友情,狗屁!一分钱都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