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闲闲的午后,和相交多年的友人一起,穿行于这座梦幻般的建筑群,穿行与草木葳蕤的庭院,品读白族建筑的精妙,静享岁月的安好。
走进大门,一道呈六方形的院门上,“鹿鹤同春”几个大字点睛般的将整个花园的精粹镌刻于游客眼前。也将整个园子的六个院落有机地贯通连接起来,构成一道蕴含着建筑理念与文化气息,白族历史与家族渊源的气场,氤氲在这座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元素的园子的每一个角落。
婉言谢过身着艳丽白族服饰的金花和阿鹏热情的接待和陪同,我们在园中闲散的游走。看看花,听听风,抬头观梁上精美绝伦的雕刻,低眉瞧脚下石子间蕴藏的玄机。就这样散漫的游走,慢慢地,品悟园子的内涵和灵魂。
在张家花园让人迷醉的建筑里,一梦千年。
行走,观望,欣赏,迷醉。我迷醉于园子里那精雕细刻的每一道惟妙惟肖的门窗;那一件件主人精挑细选而来的和园子相得益彰的器具物什;那一丛丛竞相开放的秋菊和朵朵含苞在秋风里的茶花。整座园子,无处不在的精妙细节,看似寻常,其实恰恰是最独到的匠心而成,是主人煞费苦心的构思而就。
“九月小,霜降。秋木花开。”“十二月大,大寒。玉兰花开。”回环在古色古香的廊里,秋日清朗的阳光从檐角洒下,我被这一句句带着田园清新气息的文字锁住了前行的脚步。那一方方小牌子,就那样挂在褐色的柱子上,一根柱子,一方小匾,一句节气小令散发着淡淡的山野香气,让整个宏伟的院落,盈满了温暖的生机和丰茂的生命力。
就这样,在写着家训家风或是园主人用来自勉的话语前,在弥散着唐诗宋词气韵的廊下门前,细细读着,慢慢品着,我是真的沉醉了。一生何求?能将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变为现实,能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于园子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间,这是何等的完满人生啊。一牌一匾,一花一草,一雕一刻,一桌一椅,无数个细小的,精绝的,朴素的,内秀的细节和整个院子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一个建筑与文化相交,居住与品赏相融的天人合一的梦幻般的园子。
亭下池中,彩色的游鱼来来往往穿行于飘摇的水草间,池边的苍苍苇草,亭旁的依依垂柳,墙角一丛丛亭亭的修竹,偶尔的一声鸟鸣从枝头传来,让人从适才的繁华,沉静于眼前的秀美与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