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开始零星地接触关于“禅”的书籍,毕业后三年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几年的工作体会,我认为禅和公务员可以结合,或者说公务员为更好工作、更好生活,应该了解、修习禅。品茶体现禅意叫禅茶,话语包含禅意叫禅语,思想、行动同时也体现禅学或禅精神的公务员叫禅公务员。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用一本书都没有说出“禅”来,对于没有系统研究也没有竭力修习过禅的更是小嘴啃大铁馒头--无法下口了,不过多少读了点大师的介绍,大概也能够说出点主观感受来。禅,对内在困惑刨根问底,对外在环境忍辱负重,体现为人格灵动机敏、从容淡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禅不是迷信,不重礼佛,甚至说过“遇佛杀佛”这样出格的话,它更像是一门生命科学。日本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说,从本质上看,禅是见性的方法,并指出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从事办公室工作,工作量大,纷繁复杂,各种方案、汇报、报表、总结、系统···真可谓案牍劳形。曾多次想要跳出体制,觉得宁可“曳尾于涂”,也不愿在这样继续下去。可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我仍在体制内,换了几个工作岗位,依然在做办公室工作。现在已没有强烈的想要跳出体制的冲动,之前想要跳出体制,是出于希望经历大风大浪、经历不稳定以得到成长,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是为了开悟,而现在冲动淡化,一个原因是家庭期许,一个原因是自己慢慢觉得既然“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那么现目前的工作为啥不能是通往期许地之路呢?公务员的自我满足可能更多是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取,然而公务员繁杂的工作为何不可以成为自我认识的一个途径从而成为自我满足的另一种源泉呢?
人人都渴望诗和远方,然而如果没有所需的敏锐,远方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的世俗之地,而要将眼前看似的苟且转化为诗和远方,我想“禅”会是不错的工具。就单说公务员的作风整顿,比如整治“庸懒散浮拖”,禅也应该有不亚于正统方法的功效。因为禅教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这个桎梏当然也包括了“庸懒散浮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