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还记得童年的夏日暖阳吗?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小时候的老院子,塞满了很多故事。

老桐树/光斑

那是个正要吃午饭的夏天,太阳有些毒辣辣的晒,幸好家里有棵老桐树,于是一家三口拎着竹靠凳,选一片儿树荫最浓密的地儿坐下。

我还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年纪,盯着被夯得瓷实的土地看,上面撒满了白晃晃的光斑。

我问爸,那是什么?

爸说:小太阳啊

“太阳为什么在地上?”

他说:栽一棵树,就会种出很多小太阳。

我当然不信喽,太阳在天上呢,怎么随随便便就跑地上来了。

于是,每年夏天都会琢磨这些小太阳和那棵老桐树。

老院子里,承载了一个有20多年时间轴的小光斑。

“抢”钱/结界

那时候的零花钱很稀有,每天放学总会拐进小店的货架旁边,看看又新出了哪些稀罕的彩色糖果。

口袋里的钱总是腻不住嘴巴里的甜。所以那时候,我对借钱不还的人耿耿于怀。

一次机缘巧合,竟让我捡着了借我钱的小伙伴,不小心从兜里掏掉的5角硬币,心怦怦直跳的迅速捡起硬币,撒腿就跑,总算抢回了我的巨额财产!

一路直奔家门,回身搭上门搭儿,偷偷从木门缝里窥出去,生怕被她发现,追过来。

大门关紧的刹那,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结界,连平日聒噪的知了,都慢慢退出了背景音,变得既宁静,又安全。

那时候逃回家的心情,不亚于恐怖片里,逃避鬼魂的惊恐了。

这时的院子,成了隔离恐怖故事的结界。

大瓦缸/消暑

没有冰箱和饮水机的年代,村儿里老少都喜欢用瓢喝井水,尤其是那些踩着晨露出发,下地农忙的人儿。

半晌回到家,先是站在院子大瓦缸跟前,咕咚咕咚的灌一瓢冰凉凉的井水。

喝完了,就扯着嗓子朝厨房里张罗的东东妈喊,"拿个菜刀出来"!

捞起缸里浸过半天的西瓜,喀哧喀哧几刀下去,红红的西瓜瓤就绽出来了。

今年的气候好,西瓜瓤比以往的还要沙,吞一大口进肚里。啊呀,清凉解暑!

这个夏天,是扛了一天的锄头,才越发尝得出大瓦缸里的消暑特产。

这院子,带着股“琼浆冻玉壶”的甘甜。

听戏/蒲扇

午后陪爷爷听豫剧,也是“哎呀,烦死我了”,收音机里的胡琴一响我就跑,咋有那么别扭的声音?里面的人还都唱着我听不明白的话。

爷爷用皱成一团的老花眼,看着抱头鼠窜的我,摇着蒲扇专注的听。

扇起的凉风,让曲调更加难懂绕口了。

整个夏天,小院伴随着爷爷的蒲扇和梆子戏,拐了十几个调调,住进了我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