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没有想写剧本,读《从零开始做编剧》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有没有想写剧本……读《从零开始做编剧》(一)

看过的大部分写作书,都是美国作者所著。日本则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本。这是一本访谈录式的写作书,稍介绍了日本十位剧作家的作品,主要是他们的创作谈。很有趣亦有收获。做了一些摘记。

写作的方法,或者作者是怎么写的,好像无外乎理性与感性两种,理性则是详细的提纲,细致的人物角色小传,甚至卡片表格一类,至于感性,则是兴致所至随遇而安,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像那则最著名的开车走夜路,只有车灯照亮方寸之地,漆黑中可以安全完美行驶至目的地。落实到日常写作,应该两者相结合更多一些吧。剧本也是写作,与写小说,与任何写作都是殊途同归。

摘录与下:

古泽良太

1,几个故事交错发展,会产生速度感。如果一直紧紧围绕一个小故事去展开,容易让人感到腻烦。比如“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情绪应该变得低落,于是接下来就必须要呈现主人公情绪低落的境头”如果按上面逻辑去设计,就会腻烦,无趣,如果能同时穿插别的故事,就不会显得无聊。

2,没有无用的场面与速度感有关。无趣的场面是那种没有跳跃感的场面。故事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即使那么一小步进展也微乎其微。适度的跳跃,使上一个场面的内容与下个场面的内容完全相反,这样反而更有趣。

3,让故事沿着与前一个场景相反的方向发展,台词方面亦如此,基本上后一个人会否定前一个人说的话,故事情节的展开,亦设置了骤然转换的内容。比如,事情本该向右发展,却忽而转向左边。

4,心态轻松,可以尝试各种冒险。与自己的构想不同是件快乐的事。限制和不自由越强烈,越能形成有趣的内容。

内田贤治

5,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故事“故事没什么意思”,多半是因为感觉不到人物角色的魅力,因此,在推敲情节结构之前,多数情况下需考虑人物角色。为角色写个人履历,写曰记。

6,推敲结构可把有趣的事写在卡片上排列起来,列出框架:先画出四个框架,在里面加进自己的想法。人物之间要这样对话,这是安排一个这样的事情,那里就那样做,不断地逐条列出来,经过多次反复修改。

7,不允许关键时刻的“偶然”。

8,结构复杂要多方面同时进行。很多人物角色在一天当中的故事,需要一个日程表,上面写上人物角色的名字,左边画上时间轴,做一个时间安排表,来解决人物角色某个时间要做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物理意义上的一致性,如“若是开车从这儿到那儿,大概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9,如果不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简单概括出来至关重要,做不到说明中间环节跑偏了。

10,在不杀人的前提下设置悬念,如果剧情突然反转,通常是悲剧结局。“照这么发展会很有趣”,从这种能让自己兴奋的场面着手进行构想。首先要有能让自己兴奋的场面,然后以此为此发点去立意,就不可能得不到主题,一旦完成了情节构想,一定能够浮现出主题,从故事情节找到蕴含的信息。如果内容过于凸显主题,亦会删去一些,在斟酌取舍方面,多数情况选择删除,因为讨厌给人说教之感。

11,茫然不知所措时,回到最喜欢的东西那里。经常回归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那里对创作大有裨益。原创剧本不需要加入自己讨厌的镜头,最初的决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去追寻带给自己兴奋和愉悦的东西。

12,没有“轻松”写作的捷径。

13,如果拖拖拉拉的没有截止日期,是写不出作品来的。

三木聪

14,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随着对作品的深入阅读,自己去发掘答案比较有趣。

15,故事情节进展不顺多半因为结构出了问题。当出现“总觉得这个故事偏离了主线,”或“总在说同件事,太厌烦了,”时,把同样要素换个顺序找突破口。要想改变故事,就要改变结构。

16,几个小故事组成一个大故事。在罗列好小故事之后,要考虑能展现全部故事的关键词是什么?然后围绕关键词进行调整。最重要是否无意间想到关键词。需慢慢来。

17,主题存在于不知不觉中,存在于自己无意间的主题悄然出现,令人愉悦,剧本创作亦能顺利进行下去,在实际操作方面,能够归整与主题相符的素材,删除与主题不符的素材。

18,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去改动人物角色。倒霉的人物,如果从一开始就往倒霉的方向发展,这没有什么新意,明明慢慢靠近即可,却朝另一个方向走去,以至陷入无法后退的局面,反而更有意思。

19,大的疏漏开始于微小的细节。根据当事人的欲望,感情,外表等因素设计人物的活动,情节才能有起伏变化,故事才会有意思。

20,没用的空转才更有意思。

21,一天记一个有趣的或感兴趣的事,即使与剧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只要是感兴趣的事物,就有制作电影的可能性。

22,故事情节如果给人感觉像是在哪儿看到过,很难通过第划,但如果全新内容,又很难得到大众的接受。因此,要把人们熟知的形式植入故事,虽然细看是情节剧,由于使用全新的创作方法,所以看不出来——这种形式能够为大众所接收。常用的形式大概要用到给人一种“假性既视感”就很好。为了积累样本,将电影和漫画中认为有意思的内容,仔细分析它们的结构并记录下来。看电影的时侯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比较好。

23,动笔之前整理好结构,可以写的更顺畅。在一章A4纸上把全部剧集的情节结构满满的,细致列出来,才开始写作,这样才可俯瞰全局。用某种形式去把握全部次序,会使写作变得容易,虽然感觉被这种次序所束缚,似乎变得不自由,但也有很多事情反而变得重容易更自由了。

24,难为情的部分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能吸引观众,打动他们的内心。

25,写剧本如同整理零乱的房间,在收拾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真正觉得有意思的东西。首先,要把玩具箱子翻过来,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笔记和能够作为故事构成要素的素材统统倒出来。

26,自己内心深处在想什么呢?——如果能够从电影里发现答案,那它便是最好的故事。

园子温

27,只要认真讲述故事,就能够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风格。

28,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这不仅限于电影,打破这种束缚能够带来快感,而且应该去打破。

29,在行文之前必须要好好地考虑人物角色,创作完理论上的角色之后,经过充分的酝酿,熟成,才能最终形成“起”,然后由此开始“承”,不考虑怎么做能让“承”的部分更精彩也没关系,速度缓慢一点也没关系,不展开行文也没关系,因为事实证明,只要“转”与“合”的部分精彩即可。

30,毕加索说,很多画家在绘制花瓶里的花时,会去掉背景墙壁的颜色,为了让花活着,就去杀死除了花以外的东西。但是我与他们不同,我会去画背景,如果背景压过了前面的内容,那即使花死掉了也无妨。很多事物相互比拼,最终如是花取得胜利,就是描绘花的画。如果失败了,就把花破坏掉,转而描绘别的内容。

31,取材能够得到自己想象不到的内容。

大宫艾丽

32,询问好对方的需求,确定好要传达什么信息,营造怎样的气氛以及定好通篇的色润之后再下笔。

33,根据歌曲营造的氛围去写作。

34,为了探明自己的心情,使用很多语言来表达,习惯于同时考虑很多事情。从内心对话产生的词句就变成了剧本的台词。从一个小时或一个月的内心对话产生的词句就变成剧本的台词了。不是事先想好了“要写那个”之类的内容,而是根据已经形成的人物角色去写台词的。

35,考虑故事的时候,首先确定色调,是想要闪闪发光的,还是色彩浓艳的,也会使用拟声词进行思考。

36,工作状态就是生活状态。

37,原著的话,因为有漫画和小说,所以容易理解,原创的话,必须更加通俗易懂,要写下来重点和目标,简洁易懂地解释清楚是什么样的策划。

笕昌也

38,偶然的想法记录到素材本里。从“如果xxx的话……”之类的事情到“只用一句话表述对话。”将平时思考的主题,融入到这些想法之中,再进行构思创作。构想就是什么和什么的交集,就是既成事情的组合,就是什么和什么的加法。只是,不管哪种,都是借来的东西,很难融入自己的感情。因此,自己平时所想的事情——比如,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大家为什么会满不在乎的撒谎呢,我会把诸如此类的事情融合一起进行创作。

39,通过电影海报想象前后的故事情节。从画面着手进行联想。

40,今后再创作故事最重要的是切入点和视点,把两件事组合在一起,按照“如果xxx的话……”更喜欢描绘一些不可能的事。比图像和画面更重要的是故事情节。

41,我从创作情节阶段开始就看自己想拍摄的画面,创作原创作品的时侯,也是边阅读边联想画面,边考虑画面边写剧本的方法非常好。

42,反向思考主题,如果描写“搬家”的场面,就能很好的拍摄到家具。

43,采访能够丰富故事情节,如果不采访,就有很多东西突破不了。最重要是把采访内容翔实地表现出来,正因为不虚构,才能编造出异想天开,大大的谎言。

44,根据设定用逆向思维去考虑人物角色,为了使故事成立,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人物比较符合。无论多么有魅力的角色,也得由设定决定他的是生是死。

45,人物角色与情节构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构思完情节之后,人物角色应该大体上全都出来了。如果有不能顺利创造的角色,先从立体的形象入手比较好,固定形象只需推测一下即可,某种意义上,从符号化中易于理解的地方入手,才有可能迈进下一个阶段。

46,写完情节构想之后,下步是编剧,区别于情节构想,我准备了一本详细记录想法的笔记,然后一边参照笔记,一边从镜头1开始写起。如果错综复杂的故事,就做一个表格,把表格分成3~4部分,记录下发生的事情,然后一边看看表格,一边把发生的事情换成对话或舞台说明,形成剧本。

47,在构思情节阶段,与其一味推敲设定,不如从头开始写剧本。如果以故事为中心,从创作有趣的故事开始,要尽量写出情节构想,以发生的事情为轴心去展开故事,并不仅是遭遇事故,人员死亡之类,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没关系,要去写能打动主人公内心的“事件”。

48,电影是客观描写的持续,如果“主人公是这么想的”这样,按照小说的写作方法,是写不好剧本的,必须客观描写出他到底怎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