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本文配图来自《康熙秘史》)
季羡林说: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
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
王国维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梁启超说: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纳兰性德,虽为满人,却是清第一才子。
连当时的汉人大家都对其赞不绝口。
出生于权倾朝野的“相国”之家,
却自称“不是人间富贵花”。
一生衣食无忧,
官至人人羡慕的“一等御前侍卫”,
康熙视其为知己,
家境殷实,仕途顺利,
然而却被情一伤再伤。
拥有一颗隐士的心,
却有着身不由己的家国责任。
青梅竹马,初恋
公元1655年1月19日,一个飞雪的腊月,纳兰性德出生了。
父亲为其取名纳兰成德,
但为避皇太子小名宝成之讳,遂改为性德,字容若。
父亲纳兰明珠是当时位极人臣的“相国”,
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一氏,隶属正黄旗,为清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
周岁抓周时,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
纳兰容若一手抓起朱钗,
一手抓起毛笔,自此再也不肯放下。
也许这也注定了他一生的轨迹。
纳兰容若,不同于其他的八旗子弟,
他自小通诗文,善骑射,被称为“贵族神童”。
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
纳兰容若也有个美若天仙的表妹。
七岁那年,纳兰容若六岁的表妹,
因父母双亡、家道没落,寄住在纳兰家,
自此与纳兰容若十年的相伴。
表妹是个极其娴静的姑娘,
在偌大的明府花园,
唯有纳兰容若给予她温暖。
初次做女红时,
表妹便给纳兰容若做了一个香囊,
香囊上是并蒂莲的图案。
他告诉她,有一味草药叫“芍药”,又叫“将离”,
她说以后不再采芍药花;
他还说,他最喜欢一味草药名叫“独活”,
遗世而独立,没有悲喜。
表妹虽芳心暗许,却自卑自己身世可怜,
恐与表哥难以善终。
果然,不知是谁告的密,
纳兰容若的父母知晓了此事,
尤其是纳兰容若的母亲,
她认为纳兰容若那么优秀,
将来一定会得到皇上的赐婚,
怎么能娶一个家道没落的女子。
虽然纳兰容若苦苦哀求父母,
但他们还是暗中将表妹送入宫中,选秀,
后来容貌出众的表妹,被康熙看中,封为妃子。
纳兰容若得知,心痛不已。
没有了表妹的名府花园,毫无生气,
他厌倦了府中的一切,
只想与爱人在一处篱笆小院,相伴到老。
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
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
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表妹进宫的第二年春天,
纳兰容若决定不再消沉下去,
毕竟他是家中长子。
于是,纳兰容若参加了当年的会试,考中贡生。
那年他19岁。
尘世与他,除了情怀,还有责任,他不想做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
然而,注定情关难过的他,还是病倒了。
寒疾,一种为寒邪所致的疾病,
出生于寒冬的他,似乎有着某种宿命的暗示,
一生为寒疾所累。
琴瑟和鸣,发妻
20岁那年,康熙帝给纳兰容若赐婚,
对方是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的千金卢氏。
纳兰明珠夫妇欣喜万分,不仅因为门当户对,
还为了让纳兰容若可以忘怀进宫的表妹。
卢氏,一个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
一个吟诗作对的才女,
用一颗温柔似水的心,
温暖了冰冷的纳兰容若。
从此,她是他的爱妻。
从此,她为他抚琴、煮酒。
重拾情怀的纳兰容若每日翻阅史书,
终于完成《通志堂经解》的编著。
这是清代最早的一部阐释儒家经义丛书,
纳兰容若自撰2种。
一经问世,轰动朝野,康熙更是欣赏有加。
从内阁武英殿到厂肆书籍铺,一版再版。
康熙十五年,纳兰容若参加殿试,一举高中,
录为二甲第七名。
本以为可以入翰林院修书,
却不想被康熙帝钦点为三等御前侍卫。
虽然这是很多八旗子弟求之不得的职位,
但才高自负的纳兰容若是失望的,
他不愿做帝王的棋子,
只想做一只自由翱翔的苍鹰,
可现实中,他却只是一只关在笼中的金丝雀。
作为皇帝身边的侍卫,
除了保护皇帝和皇宫的安全,
更多的时候,纳兰容若会陪着皇帝饮酒下棋、
吟对诗词、骑马打猎或是微服出巡。
伴君如伴虎,一言一行都需小心谨慎,
虽然皇帝视他为知己,
但他还是像带着脚镣跳舞,压抑寂寞。
每当此时,他便更加思念最懂他的妻子。
每次陪皇上出巡结束,
纳兰容若都会快马加鞭地赶回家,只为早点见到思念的妻。
每当此时,看到风尘仆仆的纳兰容若站在自己面前,
妻子唯有一行清泪,一盏淡茶,但这已经够了。
他知道自己永远做不了王侯将相,
能做的就是一个温柔的词人,与妻子相伴到老。
很多人喜欢纳兰容若的词,
也是因为在词中,
他们可以看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连康熙都对纳兰容若说:
就算外面兵荒马乱、波涛汹涌,在纳兰身上,
却可以看到国泰民安、波澜不惊。
也许正是如此,连康熙都不忍去惊扰。
尽管纳兰被升职,却依然是御前侍卫。
这对于一个臣子来说,应该算是遗憾吧,
但庆幸的是,他可以花更多精力,
沉浸在词的世界中。
但他遗世独立的精神孤独,依然无法排遣。
塞外的一次出巡中,纳兰寒疾再次复发,
连随军御医都束手无策。
只有他自己知道,寒疾为何而发。
再次死里逃生的他,终于等到回家的日子,
这一次,面对“温柔富贵乡”不再是抵触,
而是从未有够的亲切感。
他甚至想,就这样与爱妻相守于此,也知足了。
康熙允许纳兰在家赋闲几个月养病。
也许当差之前,纳兰不曾觉得时间宝贵又短暂,
但这次的假期却让他格外珍惜:
与朋友煮酒言欢、谈古论今,
与妻子泛舟湖上、读书唱和,
空闲时,搜集经史,编著《渌水亭杂识》。
就这样,几个月很快过去,
皇帝一道圣旨宣布纳兰随军远征。
纳兰的美梦即将结束了。
临别的前一晚,妻子卢氏告诉纳兰,
自己已经怀有身孕,
纳兰很惊喜,并许下承诺:孩子出生前,一定回来。
几个月的战事很顺利结束了,
纳兰日夜兼程地往家赶,
以为是奔赴一场盛宴,不想却是残局。
归家的纳兰得知妻子难产,
三天三夜都没有生下孩子,顿时心碎成灰。
家人甚至请来了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
最后在御医的努力下保住了孩子,
但是卢氏已是奄奄一息。
握着妻子的手,纳兰泪流满面。
他亏欠她太多,如果没有卢氏,他一定没有希望活到现在。
可他还没来得及报答她的恩情,就要天人永隔了。
他们才相守三年,就不得不“死别”。
妻子死后,他一次次在梦中痛醒,一次次泪流满面,
一次次悔恨自己的薄情。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痛失爱妻,加之心中长久以来的郁结,
纳兰再次被寒疾打倒。
这一次,险些要了他的命,
或者说,可能是求生的意志没有了,
御医表示无能为力,纳兰明珠夫妻也只能听天由命。
或许是命不该绝,
已身为妃子的表妹,听说纳兰病了,便请旨出宫探望。
恍惚中,纳兰感到脸上有温热的泪水滑落,
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曾经的挚爱。
表妹为他驱走了寒疾,把他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他再一次得救了。
灵魂伴侣,沈宛
执念太深,用情至深的人是脆弱的,也是决绝的。
失去爱妻的纳兰,读经、抄经,
他要在佛经里找寻找内心的宁静。
庆幸的是,他还有一群君子之交的知己好友。
他们多是不拘小节、真性情的江南名士。
以风雅为性命,以朋友为肺腑。
这便是纳兰容若的人生观。
其中有一位无锡的朋友与他结缘最深,
他叫顾贞观,一位江南才子。
他们是惺惺相惜的词人挚友,
甚至几年后,纳兰英年早逝,顾贞观便发誓不再作词。
纳兰的妻子已去世三年,
抵挡不住家族的压力,只得答应续弦。
续弦的是满清第一望族瓜尔佳氏后人,
一位武将之后——官氏。
性格娇蛮的官氏,自是无法打动纳兰的心的,
后来家人又为他纳了一房小妾——颜氏,
然而颜氏却过于温和懦弱。
想来,纳兰已经不期望,能够再遇到红颜了吧。
点绛唇·对月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渌水亭畔,朋友顾贞观跟纳兰讲起了,
江南艺伎中的一位才女,名叫沈宛,字御禅。
此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作词填词谱曲,
她一直仰慕纳兰容若的才情,常常手抄纳兰的词,
并将其中的一些词谱曲,在江南一带传唱。
纳兰开始有些期待,见到这位素未谋面的才女,
期待地多了,又开始觉得对亡妻有愧疚。
皇帝再次南巡,纳兰如愿在江南画舫,见到了沈宛。
一切都如多年前的一个梦境,
沈宛与他竟是那么地灵魂相通。
如果说,要把纳兰生命中的三段爱情贴上标签,
年少时的表妹是不喑世事的小美好,
发妻卢氏是温暖又包容的阳光,
而沈宛则是人人都渴望的灵魂伴侣。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捉弄人,
给你一片绚烂的世界,却在你沉醉其中时,
告诉你这一切都有期限。
返京的日子临近,
纳兰与沈宛都明白,他们在一起会很难。
一个是艺伎,又是汉人,
另一个却是名满京城的才子,家境显赫,
他们之间是永远无法横亘的长河。
这一年,纳兰容若30岁,
依然是皇帝的御前侍卫,享受着皇帝的恩泽,
却得不到皇上的重用,
依然有着“家家争唱饮水词,
纳兰心事几人知”的孤独。
但此时的他,因为有对江南的思念,
而变得有所瞩。
他拜托好友顾贞观前往江南,
将沈宛接到京城。
顾贞观没有辜负纳兰的信任。
三月的一个清晨,纳兰来到渌水亭,
沈宛翩翩来到了他的面前。
纳兰见到沈宛惊讶不已:
御禅,你知道吗?你为我带来了整个江南。
纳兰回到明府,告知父母,
希望得到他们的允许,娶沈宛为妾。
毋庸置疑,他们严词拒绝了他。
纳兰只得在府外觅一处别院,
两人过起了清淡又幸福的生活。
沈宛的到来,似乎也把江南的生机带到了北国,
四月,康熙以一首《早朝》,赐予纳兰,
似乎预示着,纳兰即将结束九年的侍卫生涯,入朝为官,
五月,纳兰与顾贞观等好友,聚于花间草堂,
饮酒做诗,好不快活,
似乎生命中一切的乌云都将散去。
那是五月末的一天晚上,纳兰喝着最爱的青梅酒,
因为有沈宛整个江南的陪伴,
他对世间的不平,已经不再挂怀,
平静地写下了《咏夜合欢》。
然而当晚,纳兰亲手种植的夜合欢死了,
而那棵枯死的海棠却开了。
第二天,纳兰病了,又是寒疾,但这一次却毫无缘由。
虽然沈宛衣不解带地照顾,但这一次却似乎与往日不同。
也许是想到了亡妻,也许他也知自己时日无多。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这次的寒疾来得决绝而无情,
只七日,纳兰容若便奔赴了死亡。
这是康熙二十四年,5月30日,似乎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然而,有这么一个女子,在纳兰容若去世半个月便随他而去。
她便是纳兰入宫为妃的表妹,
她没有自杀、没有疾病、没人加害,
就这样像风一样随纳兰而去。
也许,他们本就是并蒂莲,
一株已逝,另一株也无法“独活”。
失去了爱人的沈宛,在生下纳兰的孩子之后,
便销声匿迹于江南,再无踪迹。
(欢迎喜欢的朋友收藏或转发朋友圈。)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