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女排夺冠背后,郎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指导教练郎平又一次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称霸全球,让铁榔头郎平开始名声大噪。
不过细数过来,一时名声很响的奥运明星似乎很多很多,但是今天大家能想起来的也不多了。
郎平的铁榔头,在时隔三十余年后仍然能打到世界第一,这背后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

  • 舒适区(comfort zone)
  • 学习区(stretch zone)
  • 恐慌区(stress zone)

舒适区就是长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
学习区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内,不断挑战高难度的事物来提高自己。
恐慌区顾名思义就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中逞强。

2
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长期待在舒适区内。
比如郎平打到世界冠军并退役后,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名声在体制内吃一辈子。
平时可以当当教练,带着新一代女排训练。
也可以接各种广告代言,躺着就能赚钱。
在舒适区内是多数体育明星退役后的生活。
而这般余热三五年后就已经燃烧殆尽了。

3
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把自己放在恐慌区的?
有个很有名的例子——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
邓亚萍退役后开始从政,而后又选择了下海经商并且担任了人民网旗下“即刻搜索”总经理的职位。
从小好强的邓亚萍这次玩过了,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将自己置于恐慌区了。
果然,3年过去了,即刻搜索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中的占用率仅有千分之一,基本无人问津,甚至邓亚萍被传3年内败光20亿元投资,饱受外界指责和压力。

4
再回头看郎平退役后做了什么。
她没有将自己置于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而是继续聚焦在排球这个领域上不断挑战,让自己时刻保持在学习区内。
郎平退役后,在北师大读了英语,然后去美国学习现代体育管理。
同时,郎平辗转全球各个排球队做教练,冲击一个又一个世界大赛。
这个过程中,她抛弃了舒适区里的简单重复工作,而是视每一项工作都为一次挑战。
所以,郎平在对战术、竞技体育、团队管理等诸多方面有着持续的提高。
正是这三十年来持续让自己处于学习区,才让郎平在今天能带出打到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

5
记得吴晓波讲过,梁建章曾建议中国取消中考,让初中和高中四年读完。他认为,学生们花了过多的时间为了复习。
长时间复习就容易把自己置于舒适区内,因为对于中考和高考这样的考试,都试图在复习中穷尽所有类型的试题,这个过程让自己容易长时间处于简单劳动中,对自己的提高的边际效用在逐渐递减,甚至趋于零。
初高中的大好时光把自己放在了舒适区内,真是可惜。

6
我一直认为,人可以选择两种人生:一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在舒适区内享受生活;或者带着满身的伤痛将自己放在学习区内不断挑战高难度的事物……
我觉得这两种人生各有好处,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如果选择后者,那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内,不断挑战高难度的事物吧。
让自己始终处在学习区,才能不断迭代升级自己的认知。而未来,认知将逐渐成为竞争的唯一壁垒……

作者Glax
微信GX9595
公众号Gl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