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颗苹果,你选择咬着吃 还是切盘?
我觉得很多人会答:要拍照的时候可以切一下,正常时候就咬着吃吧。
那咬着吃和切盘吃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先举个吃瓜子的例子,吃带皮的瓜子和吃一包瓜子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甚至我会产生这是两种不同食物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因为吃带皮的瓜子时,你的注意力在剥皮这件事上,扔进嘴里的瓜子似乎有种胜利果实的意味。所以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生活里最让人糟心的是,刚剥完皮的瓜子仁突然掉地上不见了。
而吃袋装的瓜子仁的时候,没有了费劲剥皮的过程,你的注意力才是真正集中在食物上的,才开始注重它的口感。
吃苹果同理,咬着吃苹果的时候,你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第一口:从哪里咬下去会比较好咬呢?第二口:从哪个角度咬下去会少用些力度又能吃得比较大口呢?第五口:呀,不能在这面咬了,再咬下去就拿不住了。第六口:千万别吃到籽啊,最好也别碰到籽外面的那层硬膜,一定要力度适中......
你看,咬苹果时,你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分散了的。
吃切好盘的苹果就完全不同,因为完全是在享受。等于说,当你切了盘,就相当于把劳动和享受割裂开,这样,在享受时口感就会在你的意识里放大。
第二,从感性的角度来说,也是很多人经常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容器和食物的式样对心态的修饰作用。好看的食物,总能勾起食欲,好看的食物搭乘好看的器具更是有一种“光是看着就觉得好好吃”的印象。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第三,从情怀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吃水果这件事,少了一点认真。
众所周知,茶叶放在紫砂壶、陶壶、瓷壶、玻璃壶里冲泡,味道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人对茶叶了解得比较深入,会知道水温、冲泡时间长短、注水的高度、存放地点、茶叶罐、会对一杯茶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你是一个茶农,你将更清楚的知道,茶叶生长时,这一年的雨水量、空气质量都会影响茶叶的质量。
对待一杯茶可时的细心认真,会让我们觉得这人很有品味,很高级。烧水、冲杯、洗茶、注水......好喝的茶汤触到味蕾时,这种仪式感是值得的。说到认真吃一颗苹果时,事情似乎就变得有点矫情了。你有没有想过,苹果和茶叶一样都是吃到嘴里的食物,待遇却差了太多。
我们很少愿意用茶杯去装可乐,但我知道很多人会用盛菜的盘子装水果、切菜的刀切水果。就算不谈情怀,也可想而知,常年切菜的刀总是带着一股洗不掉的肉味,这种刀切出来的水果实在让人反胃。所以,准备一只专门用来切水果的刀、一个专门用来放水果的漂亮盘子,真不是个麻烦事,却能让食物质量有很大改观。
我们不是果农,所以不用关心它结在树上的那个阶段,但可以举手之劳的收获一颗口感经过修饰的苹果。而对任何食物的庄重态度,真的都会让它们变得好吃。
如果生活忙碌,随便打个皮咬着吃,未尝不可。但如果你有时间泡茶的话,也希望你有时间给自己切一盘水果。理论上来说,切水果跟泡茶是同一种优雅。
喜欢就给我个爱心鼓励一下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转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