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海事件,举国掀起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上个星期的某一天,突然朋友圈一大片红旗飘飘,打开公众号都是“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
真的,我挺感动,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万众一心。就算隔着手机屏幕(我用的是三星),我的民族情绪也在酝酿,终于我也热泪盈上了眶。
这两天我在微信群频繁收到一条信息,大意是:号召举国在某两天全都不要去肯德基和麦当劳,只需两天,世界将为之哗然,而且此举不会伤害任何人,还能表明立场和决心。
诶,听起来好像有进步哦,不像以前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在单位附近,就有一家肯德基,我以前不吃这种炸鸡,在我眼里这是垃圾食品,是打了激素的慢性毒药来祸害我中华青少年。
可惜意志不坚定,受了资本主义思潮侵蚀,被诱惑了几次,没经得起考验,时不时也去坐坐。
但我保证,近几个月都没进去过,更没吃过,就是路过的时候看看。
然后我就等,等到那天了,就看,看肯德基会不会关门,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
呵呵,结果那天,我猜肯德基的营业额又是一周新高。
在朋友圈、微信群传播如此之热烈,世界为之哗然,态度和决心一样也没少。
有多少人说痛恨某国,不共戴天,可是开的是他们的车(节能省钱)、用的是他们的电器(品质过硬)、吃的是他们的食品(安全可靠)。
抵制某国的货、某国的货、某国的货,这口号我都听了十几年,抵住了吗?
没有经过思考就瞎起哄,怎么会有坚定的立场?拿什么去抵制?抵制是要实力的。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物质,生存的要义是务实,价值是不会说谎的。不买某国的汽车,完全可以买成功收购欧洲高端品牌的国产汽车。同等条件下的性价比,似乎舶来品洋品牌更受青睐。但打砸某国车的人应该是不会开某国车,难道自己还先把自己的车砸了,来个大义为先?
爱国不是口口声声叫喊着去抵制某国的产品,野蛮残暴地去打砸某国生产的汽车,张牙舞爪地宣誓主权。这些疯狂的行为并没有伤害到某国的任何利益,却无情地伤害了我们自己同胞的人身财产。
爱国应该是珍惜自己和每一个生命,是爱护家人和朋友,是帮助弱势群体,是爱护我们的环境,是尊重理解他人,是热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是非观,是平和稳定的情绪,是出国旅行时的文明举止,是知不足而肯奋进的斗志,是克己复礼的自制,是不卑不亢向外学习先进的自尊和谦怀。
赵雅芝曾在微博写到: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我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这句话会引来骂战。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麽?
2015年在西安短短五天,我找不到不骄傲不感动的理由!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一直在每个人的生命里传承,在点点滴滴的生活里延续,衣食住行里都是文化的载体。中华文明中对服饰、饮食、建筑、宗教、音乐、绘画等等的创造和追求;对自然赋予的河流山川的敬畏和赞美;我们的四大发明和社会工艺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推进文明的进步;我们的诗歌、辞赋是如此含蓄优美的辞藻。可是这一切的辉煌似乎如今已经变得不值得一提。
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并不是一味沉溺在往昔的荣耀。强大的古代中国也有近代屈辱的黑暗历史。而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民族的强大不是去寻求和模仿外来的核心价值,而是凝聚和创造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而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一直存在,却渐渐被浮躁和功利所蒙蔽。
三年前外出旅游两件事是人印象深刻。在一个皇家园林,有个母亲当着年幼孩子的面,用脚不停踹着银杏树干,让果实震落,她的孩子也学着母亲的样子用脚踹树干,孩子的父亲用塑料袋捡起地上的果实。
在一个世界级的景区内,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鎏金神兽铜像被铁栏围住,并有禁止触摸的醒目提示,但不断地有游客翻越围栏去触摸、攀爬,而这可怜的神兽身上的鎏金已经只剩下斑驳。
为人父母是怎么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人们又是怎样去约束自我,又是怎样去保护文物的。丢弃传统文明的礼仪和规范,谈何叫嚣爱国?
爱国是一种直接的情绪和简单的行为。这种情绪和行为不应该被贴上高尚的标签,也不应该被裹上伪善的外衣,甚至成为发泄私怨的合法途径。
请睁眼看看自己的祖国,看看这大好河山,看看这人文历史,看看先民圣贤的智慧,你不会不骄傲,你不会不感动,而会更懂得如何去爱你的国家。
清朝的皇帝励精图治。从创业、建业、守业的这几代皇帝,是最苦逼的。但是清朝最后被外国列强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的屈辱史。以往中国人的战争,那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不同族之间的争斗。清朝的战争,是真正的外族入侵。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思想让清朝走向毁灭。
所以在全世界开放包容的今天,我们不能在狭隘的爱国主义情绪里再次闭关锁国。中国如今的国力绝对不容其他国家小觑。国家是每个公民身份认同和人身安全的保障,一个强大国家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自豪感是我们得以在世界安身立命的基本。
我们要承认自己国家的进步,更要正视自己国家的弱点和不足,不是封闭在粗暴的爱国情绪里歇斯底里,而应该用正确的爱国方式去与我们的祖国一起成长强大,真正去维护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尊严,尊重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