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春天,我们从惠州回到老家不久,接到姑奶奶嫁女儿的喜讯,爸爸跋山涉水,欣然赴宴。
我们姐弟五个,和妈妈留在家里。
其实,姑奶奶也只见过我两个姐姐,没有见过我和妹妹弟弟。因为1988年二姐出生后,爸妈就带着两个姐姐去了惠州市,直到弟弟1994年出生后才回到了老家(弟弟最小)。
之所以不全家出动,是因为我们家只拿得出一份份子钱,拿不出7份份子钱。如果只拿一份份子钱,却有7张嘴吃人家的好酒好菜,主人会很不高兴的,脾气差点的,会当场发脾气骂人甚至下逐客令。一般情况下,大人只能带一个小孩赴宴,带多了,主人难免恶言恶语。这是当时的基本情况。
所以,从小到大,老家办的酒席,是怎么个场面,我都不太清楚,因为我没有去过。
在我看来,我们家当时已经是很偏僻了,但是听爸爸说姑奶奶家更偏僻,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腿。山一程,水一程,爸爸从早上7点多,跋山涉水三个多小时,才到了姑奶奶家。
到了后,可以听到里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进大门,然后有两个人摆好桌子登记份子钱。一个人负责收礼,一个人负责登记。爸爸过去,报上家门:“艾益神,侄儿,5元!”
这时,姑奶奶看到了爸爸,走过来招呼了一下。当看到登记簿上赫然写着“艾益神,侄儿,5元!”时,她勃然大怒,说:“益神,你走吧!我家没你这样的穷亲戚!5块钱!5块钱你是打发叫花子吗?在你眼里,我这个姑妈连个叫花子都不如吗?那既然这样,你,你,你以后别上门了!我家不欢迎你!”边说边从管钱的人手里抢过那5块钱,扔在地上,踩了两脚,然后把爸爸往外面推。
“我现在家里有5个孩子张口要吃饭呢!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爸爸极力解释道。
“你不要找那么多借口了!你给我滚!我没你这样的侄儿!”她听爸爸搬出5个孩子来,怒火更上了一层楼,加大力度推爸爸。
爸爸也是自尊心强的人。
就走了!
其实,从1994年回了老家后,在亲戚间的你来我往中,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只是这次最严重。
从此以后,我们家就渐渐退出了亲戚间所有的人情往来。
弱国无外交,穷人无社交,太穷了,你就会丧失社交权的。自古以来,人们都是礼尚往来,你来我往。而在我家,别人的礼物“来”了我们家,我们就“往”不出去了。举个例子,去别人家吃了他们家的猪肉,等下次他们来我家时没有办法买肉来招待他们了。由于贫富悬殊,由于不想占人便宜,父母基本上主动退出了所有的人情往来,包括亲戚。是啊! 位卑不劝人,人穷不走亲。只剩下2家还有来往,而且还不是亲戚,两家的男主人都是爸爸的朋友,爸爸跟他们两个从小就认识。
我有两个姑妈,两个阿姨,一个叔叔,一个舅舅,但是,小时候,都没有来往。直到2005年,我们家盖起了三层小洋房(盖房子的钱不是父母挣的,如果你想知道是谁挣的,怎么挣来的,请关注我的自传《生而为女》,里面有你要的答案)。这些亲戚才来我家。
到了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你穷你活该!你没有亲戚你活该!你没有朋友你咎由自取!”
其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的。是有很多类似我父母这样一无所长、一无所有,还坚持要生儿子,不生出儿子誓不罢休,仿佛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一样。父母觉得终于生出了儿子,有儿万事足了,后继有人了,人生圆满了。但是孩子呢?这五个孩子又不是我生的,是我活该受穷吗?孩子,难道不是无辜的吗?
这时,可能又有人要跳出来骂我了:“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父母千辛万苦给了你这么多手足,你竟然嫌弃你的手足!你还是人吗?”
我并不是嫌弃手足。事已至此,嫌弃和指责都已经于事无补。我只想告诉后来人:生孩子,量力而行。
还有一点,我年轻,确实没有你吃的盐多,没有你过的桥多,也确实需要你的指点。但是,你没有走过我走过的路,吃过我吃过的屎,喝过我喝过尿,你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指点点?你有什么资格骂我?你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吗?你相信我一岁时饿了把屎当饭吃吗?你相信我直到2017年才会使用冰箱,才知道美瞳是什么吗?你相信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麻将吗?你知道我从小到大遭遇过多少次性侵吗?你相信我有被父母逼着去信邪教并从初中辍学的经历吗?……(如果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关注我的自传《生而为女》,里面有你要的答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说了,多挣点钱才是硬道理。
愿世界温柔待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