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农耕社会生活里,洗衣同汲水一样,是妇女的一项重要家务劳动。
妈妈总是很忙。地里家里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所以洗衣服只能瞅空儿。原来在街里老院住的时候,我们都还小,我记得妈妈总是做好早饭,利用吃饭前的一会儿空去下河洗衣,以便趁天好晒上。
那时候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纯天然的棉麻布料,好穿耐磨,透气性非常好,穿在身上贴心舒适。我印象中那时候妈妈曾用草木灰装在竹篮子里淋水,然后用来浸泡衣物的。
小河边洗衣早上的河边,随处可见正在洗衣服话家常的妇女。岸边相隔不远处安放着着几块青石。因附近的人们都是在这里洗衣、提水,近水的地方被人踩得很光滑。
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岸边的柳树,在明镜般的水面上垂着婆娑的倒影。偶尔有几只鸭子嘎嘎叫着欢快地游过,水面的倒影便随波远远的荡漾开去。这曾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妈妈在河边的青石上洗衣服,用手紧着搓几下之后,便使用棒槌用力槌打衣物。这样可以让衣物变得松软,更易洗净。我们在离家不远的河岸上玩耍,一扭头就能望到妈妈在河边洗衣裳的背影,可以听到妈妈槌衣声的清脆的回响。于是,我们心里就会很安稳。
岸边妇女们槌衣服的声音传出很远,此起彼伏,相互应和。遇到桥头,又形成了阵阵回声。这回声不知在小河两岸回荡了多少悠远的岁月,成为古老的乡村生活最淳朴的民歌。
这种歌声回荡在心头。它就是那种慢生活的脚步。让人感到生活如水。虽然平淡,却也蕴藉隽永。
2
还在小学的时候,妈妈就让我学着洗衣服。大人的衣服怕我洗不动洗不干净,只让我洗自己的小衫小褂。初中以后,我经常拉着堂妹一起下河洗衣、刷鞋。这似乎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那时候到河边洗衣服的也常见十来岁的小姑娘,和同来洗衣的小伙伴相遇,隔河也会搭上几句话。大家一边洗衣一边说笑。
河水清兮,可以浣我衣(一)小河水,清又美。堤岸边,水泽中,绿树掩映,碧草萋萋。静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气象。观着水面上活泼泼的生机,小姑娘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不远处谁家下的藕,那荷叶与荷花已经荫出了一大片,有的都快到岸上了。水之畔,泽之陂,幽香脉脉,沁人心脾。 因了这片荷花,小河边的洗衣生活便有了几分诗意。
那粉妆玉琢的荷花,那小伞一样的碧绿的荷叶,总使人想擎一枝在手上。于是忍不住想去够,但却够不着。正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河水清兮,可以浣我衣(一)初二的时候,我们学了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我和堂妹都很是喜欢。于是面对那一片荷花,这样的句子便是脱口而出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荷花红似锦,荷叶碧如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的那种端庄典雅,清香怡人,启发了十多岁的小姑娘什么叫做美。这样鲜美的荷花,这样碧绿的荷叶,这样醉人的芬芳,真正是凝聚了天地之精华,把天地大美呈现在充满了好奇与惊叹的小姑娘们面前。
没有屈子行吟泽畔的失意与苦闷,有的只是眼前所见的生的热烈与绚烂。同在水边,相隔千年,少年懵懂的小姑娘,如何能理解屈大夫的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呢?
3
后来,我们都逐渐在家洗衣服了,在院子里,在花树下。我从压水井里提水,在大塑料盆放上洗衣粉用搓衣板给家里人洗衣服。这时候洗衣已经是半工业化了——因为这几样都是工业品。
现在基本上家家都使用洗衣机。这些工业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但是一点人情味儿,也少了许多和自然亲近的乐趣。
现在那条小河,那条存在了几千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童年欢乐的小河,已经干了……。再也没有了鱼虾,没有了水草,没有了茂盛的芦苇,也没有了鲜美的荷花。
听父亲说,是由于这些年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水位严重下降,河里已经存不住水了。我闻之默然。
有小时候曾在乡村小河里洗过衣服的孩子吗?我就是一个。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是最后一批,小时候曾在清清的小河里洗过衣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