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干货文〡孩子有偿做家务,该不该?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文〡可可

图片〡来源于网络

文〡可可老师



放暑假前,班里突然回來了個學生,二年級時他跟著父母移民去了澳大利亞,這次回來主要是想见见久违的同学们。

孩子来时带了很多礼物,不同种类的礼物每人一份,看样子要花不少钱,家长愿意破费,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临走时他妈妈来了一句:礼物也不知道买的合不合适,都是花的术术的钱。

我好奇:“孩子怎么会有钱呢?”

“哦,都是他在家里做家务,帮我们干活挣得。”他妈妈自豪的说,好像孩子真的干了很伟大的事。

其实我很想问问细节,术术到底是怎么具体赚到的钱,后来他们因为要赶飞机离开,就匆匆告别走了。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结果第二天他们应该抵达澳大利亚了,术术妈在微信家长群里发了一条信息:亲们,昨天我家术术给大家带来礼物,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花的钱都是孩子做家务挣得,一片心意!

处于客气和礼貌,各位家长也在地下回复各种感谢之类的话,其中有个家长也是出于好奇就问术术妈:术术在家是怎么赚钱的啊?

以为有人向自己讨教孩子教育方法,术术妈也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家的项目很多,比如扫地5元,洗碗10元,自己收拾书包、叠被子各3元,平时帮爸爸妈妈忙或者照顾弟弟妹妹之类的都有额外奖励,孩子每个月也不少挣呢!说完,还发了一个偷笑的表情。

然后家长们就在群里就着这个话题聊开了,我默默的关掉了微信,不是不想参与话题,而是我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了,“在家里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有偿做家务呢?”


文〡可可老师


其实在很多家庭里都实行过这种对孩子的有偿劳动模式,很多家长认为有偿让孩子做家务,是激发孩子做家务的兴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让他们知道挣钱不容易,只有自己通过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比如说像术术这种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零花钱,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给同学们买礼物,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说不定术术回去会越发爱上做家务。在有的家庭中,孩子甚至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捐给了慈善机构,发扬了他们的善心。

这样看来有偿劳动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又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这个社会已经够功利了,在家中还要拿钱来和孩子交流,无疑是让孩子过早养成唯利是图的功利心,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付出劳动,只要是该做的事情,有钱没钱都要做,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有的东西必须是无条件付出的,不要斤斤计较于钱。

况且他们家在里住,有食物吃,有衣服穿,还可以享受家里的一切,如果他们要追求所谓的平等,那同事也应该有分担劳动的义务。

在金钱奖励的方式下,他们就会认为不做事情是应该的,只有能得到好处时才做,长期下去根本培养不出孩子的责任感来,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一直在“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上。

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亲眼见过一同事朋友的孩子,他们在家里就是实行的有偿劳动,扫地能挣钱,擦桌子能挣钱,只要能让孩子动动手的活都以金钱来衡量,甚至倒个垃圾孩子都养成了“给我多少钱”的心态。那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心态就违背家长的初衷了。

那既然有偿(金钱)劳动有利有弊,那家长到底怎么弊中取利呢

文〡可可老师


其实零用钱和家务挂钩无所谓,关键是家长怎么有效处理这种挂钩方式

1.劳动应该有所得

我们社会的经济模式就是劳动才有得,工作才有工资,干得好领取奖金,皆大欢喜。一个孩子如果从小钱来伸手,钱和劳动不挂钩,容易培养懒惰的习惯。西方即便是富裕家庭也不会让孩子过寄生虫日子,所以应该培养孩子劳动意识。

如果家长把零花钱当成是做家务活的奖励, 而不培养孩子参与家务活的责任和义务,不借用零花钱培养孩子管理钱财等好品质,完全失去了给零花钱的初衷

如果家长不花时间和精力帮助挖掘孩子做家务的内在动力,比如家庭的责任感等,不培养他们所得零花钱处理的相关能力上,孩子可能产生前边提到的很多问题。

2.怎么给零花钱

家长在具体过程中如果诱导不当,孩子容易变得斤斤计较,发生“不给钱就不扔垃圾”的现象。如果家长能够多花时间,帮孩子解释诱导一下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家庭,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共享家庭利益也必须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家长可以把一些家务活区别对待,比如义务的有哪些,不要太具体,比如自己的事自己做,公共区域某些地方可以给钱,哪些属于义务劳动在内。如果孩子理解做家务活并不只是挣钱,还有义务在里面,那一般不会发生“给我钱财给你扔垃圾”的现象。

其次家长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但是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家务,不把家务具体事和零花钱挂钩,现实里面也很难精准定位孩子具体做了哪些,另外可以采取如果没有完成,可以扣零花钱的方式。

最后,家务活和零花钱不直接挂钩法的话,还有很多好用的方法,比如工种法。工种可以包括很多,厨师、宝洁工,亲戚拜访、周末假期策划,采购等。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工种法。比如清洁工,有固定的工作要求,要求打扫客厅,厨房,整理碗筷,清洁厕所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不是清洁工的时候,依然要承担家里的共同的责任,比如妈妈让她扔垃圾时,作为家庭成员的她就必须去仍。

还有厨师这个工种,负责给家里人做饭,摆碗筷;周末、假期策划工种,需要制定假期路线,负责订机票,安排具体行程和住宿。

可以采取轮班制,这向方法的使用需要父母一定有耐心,因为前期孩子肯定会模仿你的“工作”方式。

3.怎么交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

你给孩子发放零花钱的初衷,不就是想借用劳动培养孩子合理理财的好品质吗?所以接下来就是帮助孩子合理的使用零花钱,怎么攒钱,怎么花出去。

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呢?这个最好不要有具体的数目,因为孩子之间是会相互比较的,不要让孩子觉得“我在同龄人里面做最富裕的或是最穷的”

劳动所得零花钱可以由孩子自己支配,但父母一定要正确引导,可以买书或者自己喜欢的宠物,如果能让孩子捐给边缘地区贫穷的儿童或者敬老院,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正是培养他们爱心的好机会,孩子不仅自己开心,也为社会做了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