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不想为了功利“折节操”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图片来源:插画师Yoko Furusho

1.

今天为电影《盗墓笔记》贡献了票房,跟主演无关,只是因为原著作者南派三叔亲任编剧,并且作者表示他将尽最大可能使影片贴合原著。当然,我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向来不抱太大希望,因此观影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失落感,只觉得这是一部特效一块五、中规中矩、商业气息浓厚的普通作品。

原著的死忠粉就没有这般宽容了,纷纷大呼毁IP,质问“三叔,你钱赚够了没?”。去年《盗墓笔记》电视剧上映就被喷得不轻,今年又在电影上重蹈覆辙,可见《盗墓笔记》俨然沦为了赚钱工具。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作品让所有观者满意并非易事,但现在呈现出的样子,实在是有失水准,差强人意。兴许南派三叔觉得“原著粉”太难伺候,抛弃“原著粉”迎合“鲜肉粉”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况且用自己的原创IP赚钱更是没有什么错。以三叔之才华,电影《盗墓笔记》本是可以文艺性和商业性并重的,但从强行植入的广告和“鲜肉”演员的选择上来看,这部电影已经很大程度地倒向了商业。个人觉得,为了金钱,毁了IP,有点可惜。

然而现在这个时代早已不再推崇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风亮节,以前我们常说“有梦不追是傻子,现在我们说“有钱不赚是傻子”。我愈发觉得,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文艺工作者坚持自己本心是件挺不容易的事。

2.

前几日读作家李月亮的文章,感触颇深。她谈到之前写一篇文章,想说一种人很LOW。起初为迎合潮流,用了“LOW逼”一词,但打出这个词就觉得别扭,遂改成“LOW货”。思来想去,还是“LOW逼”酸爽带感,于是挣扎着改了回来。几番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忍不住换成“LOW货”,这回顿觉身心舒畅,正合自己心意。

她非常坦诚地表示:“其实我知道“LOW逼”读起来更痛快,而且我也不反感别人用,更没有高尚到要反对“污语化”,但我自己就是不愿意这样写,说不清什么原因,就是觉得,那不是我。”

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想必每个写手都希望得到关注度与转发量。我们会开始不由自主地迎合读者,或是在标题上大做文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咪蒙。她吐槽技能满格,文风简单粗暴犀利爽快,时不时的还恰到好处地插个荤段子,那标题简直让你看一眼就想点进去啊。譬如她的成名作——《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刷爆朋友圈,短短三天,阅读量350万以上,一下子给她带来了20多万粉丝。

见了咪蒙才知道,写公众号软文也能这样火,于是我也开通了个人公众号。起初我也想学习咪蒙,写那种大张旗鼓吐槽骂人的激扬文字,赢得更多的点击与转发。但常常在“走套路”和“走心”之间摇摆不定,常常迷失在标题的噱头和文章的意境该如何取舍之中。

后来和学长合作做动漫吐槽节目,为迎合观众的兴趣,我需要写一篇文案去“黑”一部我特别喜欢的动漫。写违背自己意志的文章拧巴又别扭,那感觉简直如鲠在喉。

最后,我还是决定顺应本心,写符合自己兴趣与思想的文字,不再为现实利益而“折节”,不再为公众号掉粉而懊恼。这样才不会失掉写文的初衷。

3.

曹雪芹著《红楼梦》,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巴金曾说,把心交给读者。“我最初拿起笔,是这样的想法,今天在五十二年之后,我还是这样想。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拿起笔的。”

三毛没有数字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文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的文字浪漫潇洒真性情,最撼动人心。

我该向这些前辈们学习啊,笔尖担道义,用心写文章。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我还是想做一个“三不青年”——不将就,不妥协,不迎合。写自己想写的文,走自己想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