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西方香文化的差异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借天地自然的能量,开启身体自我修复的密码。


我们认识世界通常有六个途径:

【由眼而生的视觉】、【由耳而生的听觉】、【由鼻而生的嗅觉】、【由舌而生的味觉】、【由身体而生的触觉】 、【由心脑而生的情感和逻辑认知】。

在这六种认识世界的途径中,前五种是直接认知,后一种是间接认知。经由这六个途径,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们对世界形成不同的认知,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其中香文化就是由嗅觉生发的对世界的认知,和在这种认知之下形成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生活形式及历史。

不同的文化形式下对美有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西方的嗅觉文化主要体现为香水文化(通过香水调节人体气味场),东方的嗅觉文化主要体现为熏香文化(通过熏香调节空间气味场)。

为何东西方香文化有如此差异呢?分析总结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为何东西方香文化有如此差异呢?分析总结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生理和生活习惯上来说,西方民族平均的汗腺数量(约180万)比东方民族(约120万)多三分之一。西方民族饮食习惯中的含肉量远多以于东方民族,美化自身体味的需求远高于东方民族。

二: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异性之间是极少接触的,美化体味对异性的吸引“无用武之地”。故男性不以体香为主流之美。

三:西方民族在文化中凸显个性及个人价值,香水的使用对此很有助益。东方民族在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在群体中价值的彰显,所以更注重香气在环境中的体现。

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药同源”,熏香在传统中医中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养生与保健方式。

先秦(公元400-600年),当时的人们已懂得用香草为药治病,《孟子》:“今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唐代的医家孙思邈名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不仅大量医方使用了香药,还有品类繁多的香品。

在西方,1928年法国医生加特斯特首次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芳香疗法,并创造了“芳香疗法(aromatherapy)”这个词,距今不到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