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赌局面前,富有和贫穷只有一线之隔,整整一个账本签满了福贵的名字,他家的豪宅也拱手让给了龙二,老爹被气死,妻子家珍也回了娘家。他带着年迈的母亲靠卖几件首饰艰苦度日,人生的巨大落差让福贵认清了自己。但将这落差放大到一辈子的宽度去看,也不好说是福是祸。
妻子儿女的回归加上生活所迫,使福贵身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纨绔子弟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为生存的忙碌奔波。演皮影戏成了他的生存手段,在奔赴下一个演出地时被流兵抓获充当苦力。一夜之间伤兵被全部冻死,一眼望去看到如此多的死人,福贵嗔目结舌。春生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就这么死了。咱们一定要活着回去啊。”福贵:“回去了可得好好活着啊。”生命一直都是脆弱的,如果遇到不好的时代更是如草芥一般。
还好他们遇到了红军,继续演着他们的皮影戏,这手活儿也演变成了支持革命事业的技艺。
回到故地,到处都是插着红旗,墙上写着欢迎解放。所有人的命运紧密的与时代联系在了一起,福贵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组织给家珍安排了一份送水的工作,她带着孩子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
龙二因为拒绝分宅,被打成了反革命,最后被枪毙。这也是命运最弄人的地方,事后福贵还颤抖地说,如果不是当年赌博把宅子输给了龙二,现在被枪毙的就是自己。
一张差点被洗烂的支持革命的凭证,被福贵认真地装裱起来,高高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进入新中国后,所有人都快速的进入了一套新的思维、行为、语言方式。高度地参与了大炼钢、大跃进、文革等活动。镇长说:把家里的锅炼成钢,不怕没饭吃,我们有大食堂,鱼啊肉啊,多的撑死咱们。还有福贵对儿子说的:鸡养大了就变成鹅,鹅养大了就变成羊,羊养大了就变成牛。他儿子问牛养大了呢?福贵说牛养大了就是共产主义了。这不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中那头拉着比车还大的萝卜的驴吗?
有庆和凤霞生长的那个年代,有大锅饭吃、有学上,群众之间也没有高低贵贱,在吃过不少苦头的福贵眼里这样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凤霞在电影里一直保持着一种坚韧、羞涩、照顾弟弟、顺从父母的形象。一场高烧过后,她没有再说过一句话,只是偶尔笑笑。而这些笑基本也是在母亲叫她的时候和嫁给二喜的时候。
本以为嫁给二喜可以幸福的过一生,可是命运多舛,她最后还是死在了产房里,看着那些惊慌失措的护士和没有派上用场的反动学术权威,她更像是死在了时代的车轮下。
被墙砸死的有庆和死于大出血的凤霞,给福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个人的命会这么苦,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每天都能在新闻里看到让人心酸的悲剧。有的人不堪重负,以死解脱,但有人的还坚强的活着。
结尾,年长的福贵带着外孙(馒头)给凤霞上坟,在坟前摆着一排馒头的照相,通过照相可以知道馒头的年龄。
回到家,馒头要养几只小鸡,不知道该放在哪合适。这时,福贵想到了放皮影的箱子还在,从床下拖出来,上面布满灰尘,把小鸡一只只放进去,馒头开心的笑了。
馒头问福贵:爷爷这些小鸡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福贵:很快就长大了。
馒头:那长大呢?
福贵:长大就变成鹅,鹅长大变成羊,羊长大变成牛。
馒头:牛以后呢?
福贵:牛以后啊,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
这个电影以皮影为线索,映衬着时代的变迁。从给民众看、给国军看、给红军看,到被烧掉,最后只剩下承载这些皮影的箱子,里面养了几只出生不久的小鸡。而它们是无法左右自己的,能做的只有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