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时光,是记忆的橡皮擦。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文|董优Anny

摄影|Anny

楔子: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六月初的时候,因为手机自动更新了最新微信版本。

关闭朋友圈的功能消失了,所以朋友圈的功能只能够改为仅展示三天。

显然这是关于微信的一场人性化的改革,可以帮助你有效的隐藏三天之前的心事。

打开朋友圈,偶然间看到大学同学分享的关于大学校园的全景效果链接。

点进去一看,杏黄色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篮球场,图书馆前平静的湖面上舒展着的荷叶,以及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体验一下的运动场和体育馆。

此情此景,真的有点美的不像话。

看着屏幕上各届校友的暖心留言,内心不自觉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回忆杀。

-01-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

其实,当高考铃声结束的那一刻,我们的高中学习生涯就已经戛然而止。

一场考试,七张试卷,散了三年,一个夏天。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录取通知书也陆续送达考生手中,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人们常说:“高考,是一个分水岭。”仿佛那些高考失败的人不足以去拥有更好的人生。

高考就本质而言,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更是学习成绩的一种检验。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

可是高校相对少,而学生数量多,每年高考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顺利过关的毕竟是少数。

难道高考真的就决定了人生?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个人认为:高考只是考生谋求发展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也不必心灰意冷,因为人生的路有千万条,这条走不通,完全可以另辟蹊径。

只是偶尔回忆起曾一起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也会感慨那些时光的珍贵,也会遗憾曾经的荒废。

我们一起走过了那个带着汗水和梦想的夏天,我们会在经历考试失利时互相鼓励对方,会在迷茫时一起去操场上跑步,会在高考来临前一天一起撕碎做过的考卷,会一起用某个同学用橡皮做的假章盖上充当请假条蒙混过关。

毕业之后的我们带着些许的苦涩心情,只为了期待着自己的努力能获得一份满意的答卷,或者幻想着自己在这场战役中能够侥幸过关。

某次高三摸底考试后的夜晚,校园一角的锅炉旁炊烟袅袅,水池上方的水管因为年代久远早已锈迹般般。

我们宿舍一行人迎着微风,一起走在校园道路两旁,树叶沙沙作响,大家谈论着自己的学业、梦想的大学,共同憧憬着各自闪闪发光的未来。

那时候的我们不曾想过,那个一起做习题,谈笑风生的同学也会变得无话可说,那个曾彼此互诉心事的朋友也会因多年未见而渐渐陌生,那个坐在右排总是找你借橡皮的男同学后来也会不知所踪。

后来,长大之后的我们才开始懂得,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用心经营,每一个对你好的人都应该加倍去珍惜。

-02-

大学,是从军训开始的。

九月初。

有的人告别高中校园,选择勇敢奔赴社会这个大熔炉。

有的人拿着那份或心仪或阴差阳错的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带着原本的那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2013年09月07日,是我们学校规定的新生入学报到时间。

2013年09月05日,因为爸妈不放心自己一个人来学校,同时为了避免开学那天新生过多造成拥挤,所以妈妈抽出时间和好朋友的爸爸提前两天一起送我们来学校。

初识校园,像是发现了另一番天地。那个时候总觉得学校的路很长,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

我们回宿舍放好行李,碰巧的是好朋友住在我对面隔壁班级宿舍。

她哥带着我们和家人一起去学院餐厅吃午饭。

后来,我和她一起去餐厅旁搭建的橘黄色帐篷那里签到,缴费办理一卡通。为了以防走失,我们约定好餐厅前某棵大树为见面地点。

之后,朋友的哥哥轻车熟路的带我们走过曲折的小路抄近道去镇上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那时候觉得值得庆幸的是:有个熟悉的好朋友就住在对面,真好。

后来了解到有的人开学前就去逛学校贴吧,加了班级群。在开学之前就结识了一些学长学姐。那时候觉得这些同学真有先见之明,也充分证实了自己的年幼无知。

第一次去教室遇见大神卢哥去接迷路的我们,他会暖心的提醒女孩子不要穿高跟鞋,在教学楼爬楼梯会容易摔跟头。

当时的我暗自窃喜,我可是最爱运动鞋的。

每去到新的地方,便会失去方向感的我第一天晚自习也会迷路,然后电话求助阿朋学长。

至今还记得那时兜兜转转才找到教室的无力感,甚至可以想象到当时阿朋学长跟一个路痴对话的无语状。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为期四周的军训时光。两个班级一个中队,我们为二班,和隔壁一班一个中队。

大家美其名曰:“兄弟连。”

每个队的男生女生按高矮个分成四列,像是涮火锅时一排排被码的整整齐齐的羊肉片,头顶上仿佛冒着热腾腾的气泡。

因为专业的缘故,我们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大概为4:1。

大家都在谨慎地打量着新同学,和小心翼翼的对白,向大家认真的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家乡,以及当地的特产。

我是第一排的小排头,从左边数第二个,因为隔壁班的女生比我还矮,所以她站在我的左边。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军训期间换了好几个教官。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如今我也只记得嘎子教官和痞子教官。

嘎子教官带着厚重的方言,一副小兵张嘎的即视感。脾气特别大,眼神犀利,偶尔会骂骂咧咧的,他也会残忍的惩罚我们面向太阳站军姿和蹲小马扎。

痞子教官是个山东人,皮肤黝黑,个子很高,双眼皮,笑起来痞痞的,平时喜欢戴帽子,很招女孩子喜欢。

第一天站军姿,我们累的像一条狗,几乎晒成了黑煤球。

那些懂得保养和爱美的女孩子睡前都会敷上面膜,来弥补烈日给皮肤带来的伤害。

大家在宿舍会聊得天南海北,抱怨炎热的天气,严厉的教官,惩罚我们的导员。也会躲进被窝悄悄讨论学长怎么生的那么好看,教官有没有女朋友,班级里面哪个男孩子更帅气。

鉴于每个人审美观不同,唯一一致的就是承认教官的帅气。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们甚是肤浅,不过有时还挺怀念。

仿佛每一个女孩子对军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敬畏感,仿佛班级里的每一个女孩子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喜欢过我们的教官。

会偷偷尾随教官的午餐路线,躲在食堂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窥探着他的一举一动。甚至有的女生会等到教官离开后回到他曾经坐过的座位上,饱含热泪的说一句:“你知道板凳上有什么吗?这里有教官的体温。”

哈哈哈哈哈。

真是有种偶像剧女一百零一号单恋男主角的即视感。

九月末,军训结束。

教官要离开的时候,我们班所有的女生都哭了,但是我没有。只是内心难过的情绪有些许泛滥,眼眶温热,有些不舍。

我和舍友见证了教官的离开,那天的太阳如往常一样热烈。

教官背着厚重的行囊,跟着教官队伍走上客车。他走到最后一排,随手将行李放好,隔着玻璃窗,我注意到他一直回着头,冲我们笑着挥手告别。

车子渐行渐远,我看到教官转过头去用手悄悄抹去眼角的眼泪。

我想:他当时的心情应该和我们一样,是难过的吧。

我们难过,是因为彼此曾真诚相待,一起经历那些特别难忘而短暂的军训时光。

哪怕会被迎着烈日站军姿;哪怕会因为属于叠被子方队,会在下雨天打湿被褥;哪怕我们总会是同届新生中最后一个去吃午饭的队伍,会扯着嗓门和别的方队比赛军歌。

恩。再见。珍重。

或许之后我们真的不会再见了吧。

后来,听说教官谈恋爱了。是和某个学校的大一女生,听说是女生主动表白的。

那时候,班级里有的女生难过了好一阵,其中不包括我。

-03-

关于9517和3609的故事。

不论你上了一所怎样的大学,仿佛除了上课之外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和舍友一起度过的。

那些我们坚实的友谊,来自于共同饭的爱豆、共同爱的兴趣或者共同讨厌的小碧池。

因为班级里女生偏少,所以女生宿舍只有三个。

因为是第一个到达宿舍的,我精心挑选了下铺靠窗的位置。

后来第二个到达宿舍的是大彩,我们一起度过了城建学院的第一个夜晚。初相识的我们,认真介绍着自己,礼貌性的打招呼。

大彩是那种长得很好看的女孩子,眼睛忽闪忽闪的,微胖,胸大。颇有女神气质,我特别喜欢。

接下来的两天,陆陆续续宿舍人数都到齐了,大家互相介绍着自己,分享零食,打扫卫生。

我们宿舍等级排行是按照年龄来排列的。

老大是大卫,来自德州,我给她起的英文名是David,每次叫她总会想到大卫科波菲尔。

她好像大学期间不变的就是一直留着中分的发型,无论是拉直还是烫发。

她性格大大咧咧,胆大嗓门也大。因为有影响力,还被评选为副班长。我们也不止一次的吃到大卫带的特产扒鸡。

大卫尤其爱吃大葱,蘸酱对她来说也是超级美味。

老二是黑屏。来自烟台,唱歌超级好听。也是一枚智障大龄儿童,我最喜欢她的那套经典舞蹈动作。既销魂又搞喜。最爱吃慕斯口味的蛋糕。

歌手中她最喜欢霉霉,去KTV的必点歌曲便是《时间煮雨》。

我们有属于我们两个口头禅,一套不那么文雅的三字经。

老三是兔可可。来自济宁,和我算是老乡,普通话水平最差,是我们宿舍长。

因为两颗门牙像兔子牙,还偏爱胡萝卜,故成为兔可可。

我给她的英文名是Coco。她可以称之为宿舍专用闹钟,在大家还在赖床的时候,她便已经洗漱完毕,叫大家起床。

也是上课积极分子,从来不逃课,三好学生一枚。

老四是我。来自济宁大梁山,人称和事佬。少了梁山好汉应有的那份霸气,胆小鬼一枚,几乎从来不发脾气。

大概是因为平时是宿舍的搞笑担当,所以才有了“四豆”“四喜”之类的外号。

老五是讲信誉。来自烟台,也是我的大学固定同桌。

她被誉为我们宿舍最污的女生,没有之一。总是讲一堆我们听不懂的黄段子,害我还得经常去找度娘。

幽默气质也是一览无余,那个总是躲在不知名的角落悄悄吓你一跳的女生,就是她。每次我都被吓到半死,每次她都乐此不疲,一脸骄傲。

她爱看美剧,《破产姐妹》、《生活大爆炸》等,爱听酷我音乐调频中的灵异事件簿,爱看鬼故事,从来不吃香菜。

我们一起去过的泉场广场的鬼屋,我之后再也没敢进去过。

老六是大彩。来自临沂,外表高冷实则内心温暖,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她有自己的小世界,是我们宿舍的颜值担当。

她喜欢看韩剧,受她的影响,我也开始喜欢。很多韩剧男主角都曾当过我们的一阵男朋友。南柱赫、宋仲基、朴叙俊等。最喜欢的组合是BigBang,老公是GD。

她关于吃的独特爱好是:可以接受香菇肉馅包子,不可以接受香菇入汤。

我们偶尔会一起聊聊天,追剧顺便一起睡觉个啥的。

后来,我们升大二了,同时也被要求搬宿舍。

因为和班级里的男生没什么交集,搬宿舍的时候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彰显自己的男子汉气质,同时可以坦然接受的帮助便是舍友的男朋友。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宿舍从9517变成了3609。

刚开始大家会有点不习惯,会不自觉的走错路然后再返回去。

虽然新宿舍看起来学姐应该是认真的打扫了卫生,长时间的空置也变得积满灰尘。

无论是宿舍的床还是衣橱,亦或是阳台洗刷台和卫生间的环境,都比不上我们的9517。

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当新生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可以住条件好太多的宿舍,可以分到脾气温柔的宿管阿姨。

我们一起做完大扫除,整理床褥和衣物。然后一起累成狗,在床上摊成一坨。

我们一起在3609待到了毕业的日子。

后来,和兔可可回宿舍整理剩下的行李时,干净的宿舍被我们打扫的一尘不染。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上下床,暖气片后面还剩下一个不知所属的丁字尺。

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就这么分离了,当宿舍落锁的那一刻,我们的青春就这么被悄悄锁进了这间集体宿舍。

仿佛那些让你进门说暗号的人依然还在,里面的人说:“天王盖地虎。”然后你说下一句。

好像我们还要不断地注册账号给参加快男的白举纲投票,宿舍里依旧循环播放着他的那首《乘着破船回家》。

离开前,我给每个人的床位都拍了照片留念,因为想让自己日后回忆起来可以有那么一份真实的存在的痕迹。

毕业时,我们离开的时候,宿管阿姨也变得比之前和蔼了好多,这点我们表示倍感欣慰。宿管大叔一改往日的严厉,也开始对我们笑了。

那个磨人的老妖精终于良心发现了,只是学校领导为什么要在女生宿舍安排一个宿管大叔也将永远是一个谜。

人越长大、越复杂,交朋友的难度和成本都在极速上升。

哪怕当时的我们会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小事争吵,但那时的我们是比踏入社会之前更单纯的我们。

大家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无可替代。从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开始成为朋友,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口味。从彻夜谈心,睡一张床上之后,才真正建立起的革命友谊。

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你们,我都会一一记得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的美好。

-04-

我们在一起的那些年。

哪怕某些不知名的路人会对我们这种三流的大学嗤之以鼻,但在这里曾有过我们最为珍贵的青春。

我记得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于强班主任就把班级里这些坐在后排的高个子男生都叫出去搬书。一摞一摞用塑料绳捆扎的新教材被他们运进教室。

我记得,那时候的我很兴奋。

像小时候排排坐发崭新的课本时一样,坐在第一排的好处就是可以选择没有褶皱、缺损的课本,然后将挑选剩下的传给后排的同学。

虽然自己早就没有了那些习惯,大家也只是随意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拿着,也早就没有了小时候的兴致。

上班路上,一起乘坐公交车上的女孩子她们欢笑着,嬉闹着,在抱怨这周的课程特别紧张。戴眼镜的理论课老师其实很帅气,只是眼睛增加了厚重感。

总不自觉想起那时候的我们,也曾像她们一样。

当咖啡店门口响起那首熟悉的《约定》,回忆将我拉回了那个时刻。

为了演出,去隔壁宿舍借用他们的舍服,也开始画上了淡淡的妆容。

用晚自习的时间练习,在决赛前的楼梯口一遍遍排练动作,生怕出现什么错误,导致跟不上节拍。

我觉得,那时候对于特别胆小的我来说做的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

时光荏苒。哪怕时间过去很久很久,当某一个东西刺激到我们的神经,回忆依旧会涌上心头。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我们的故事,还有那些年胆小怯懦的我。

不知道从哪看到过一句话:“要记住每一个对你好的人,因为她们本可以不那么做的。”

我记得我们普通话讲不标准的班主任、气质优雅但严格的青老师、专业技能满点的盛利欧巴。

无论怎么吃也吃不胖的敏宝宝、身材超棒而幽默的婧哥哥、温柔爱笑的雪宝宝、身形苗条的萍宝宝、一起合作过建筑大师模型的霍霍、颇安静气质的杰宝宝、刚开始只闻其名还以为是男孩子的辰哥、外表淑女实则逗比的文丽、很美又坚持锻炼的琳琳姐、有点高冷的学习委员周同学、笑起来很暖的旺仔、学霸高大神等。

还有一起花痴的高冷帅气的男神:阿朋学长。

我记得军训期间那场篮球场上的防火演练我没参加,一个人默默蹲坐在防护网旁捂着肚子,睡着了。

很多年后我依然记得那个瞬间,那个生病时主动要求带我去医务室的,隔壁班善良的导员晶晶学姐。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名美美的辣妈,育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那个认真并且耐心教我画画,讲解透视原理的男孩子,最后好像回家复读,重新备战高考了。可是后来的我却忘记了他的名字。

那个长得特别像我高中时候特别讨厌的女同学的样子的“猫头鹰”老师,也是我大学生涯里唯一挂过的一门学科。

那个无论何时都自带笑点,男孩子总喜欢欺负的、看起来十分憨厚的男同学“浩哥”。

当然,从小自我培养的一直以来的不良习惯就是:我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讨厌某个学科。大学期间唯一挂掉的科目,就是她那门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一部分。

-05-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男神。

第一次见他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因为提前两天去的学校。

因为朋友的哥哥是大我们两届的学长,帮忙找到了负责我们班级的导员。

他穿着白色的T恤,牛仔短裤,皮肤超级好。那张俊秀的小白脸和冷冰冰的气质摆明了就是吸引思春少女的。

有个画着浓妆的女导员,是阿紫学姐,她打破了我想要跟朋友一间宿舍的想法,随意给我安排了另一间宿舍。

我想:我跟9517的缘分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他非常爱干净,鞋子总是一尘不染。那件黑色的大嘴猴短袖刚好是我最喜欢的。

他经常拿着相机拍照,来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珍贵瞬间,像是在努力记录着什么。我想:那些照片足够为我们的故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曾一度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不知道他的镜头里会不会有一群稚气未脱的我们,还是校园里某一转瞬即逝的风景。

那个以学姐的名义来欺负学弟学妹的阿紫学姐,一度称男神为“高富帅”。

我想:大概是他家境特别优渥吧。

后来听说,好像事实如传说中一样。

我和敏宝宝是男神最为忠实的两个小粉丝。会分享与彼此他的聊天话题和深扒他的社交帐号,会悄悄偷拍男神的照片然后一起傻笑。

某年某月某日,她在我的留言板下留言说:“一定要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疯狂的月月啊。”

其实,只有我知道,月月组合起来就是阿朋学长的“朋”字。

他外表看起来非常高冷,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

他其实挺善良、好说话的,会在军训期间我身体不适时给予准假,然后点头示意让我去阴凉地休息。

后来系里的篮球比赛,阿朋学长给我们班级里面应援,后来赢了大满贯。

听说他认真投篮的样子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帅,可是我却因为和大卫去办公楼拿学生证而错过了的精彩瞬间。

我们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校园运动会,800m报名只有兔可可一个人,坚持跑到终点的她毫无疑问的获得了本场冠军。

忘记了什么缘故,最后的运动会留念合影好像没有我。

后来想想有些难过,大概真的是因为自个太丑了。

女孩子总有很多小心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男神,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只是每次遇见,都会不知所措的小鹿乱撞,也会无所顾忌的和朋友分享。

毕业几年后的他好像在家乡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一个特别心仪的女朋友。偶尔在朋友圈打广告或者零星的秀一场恩爱。

那些年我们一起喜欢过、错过的男神,就这么名草有主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假装难过一下下,然后许个愿望希望他可以一直一直那么幸福下去。

比心。❤

-06-

我们形式主义的离别。

学校毕业典礼的名字为“炫城之夜”,可是我一直搞不懂的是明明是下午的节目,为什么会是之夜。大概是因为名字听起来比较高大上吧。

之前因为社团的缘故,和大卫参加了阿朋学长,也就是比我们大两届的毕业典礼。

他和朋友站在台上偏左的角落,没有落座。我坐在最后一排,突然注意到角落里的男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还偷拍了几张较为模糊的照片留念。

那届毕业典礼,黑屏和大卫一起表演的节目获得了一致好评,黑屏还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我们那一届的毕业典礼,也因为要毕业设计辅导而错过了。不知道台上以怎样的故事讲述着离别,不知道台下的人儿会不会有一丝感伤。

2016年06月28日,班主任通知回去拍毕业照。

我记得,那天太阳很大,天气很热。

后来轮到我们班,大家匆匆按照高矮顺序一次排好,摄影师数一二三,照片定格在那一瞬间。

不知是谁说了句,多拍几张,最后得选张好看的。

然后,大家离开,散场。

班长组织的聚会其实我是不大愿意去的,因为班级里面大多数都是男孩子,跟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总觉得,会有点尴尬。可是后来想想,毕竟一起走过了大学时光,告别时一定要有仪式感。

那天,天空的云朵特别好看。

那时候,我们都知道,等下一个夏天,教室里坐满了人,可惜不再是我们。

有些记忆,总会在那里。

学校超市里的排骨面味道淡淡的很美味、量也特别足,夏天学校超市冰箱里的西瓜又大又甜,农贸市场超市旁的爷爷奶奶卖的烤地瓜既便宜又好吃,那些小商贩的称总是含水分,移动营业厅旁边的手擀面比任何一家店都好吃,最东头的e频道的裤子质量超级棒,最爱逛的服装店是看起来有点像外贸的777。

也总会有记忆Bug,就像我总觉得毕业聚会的那家餐厅名字为“雨花餐厅”,可是那家餐厅的名字不是我记忆中的名字。

当然还是喜欢郑爽小仙女,没缘由的讨厌古力娜扎小婊砸。

后来才发现,和那些同学的缘分,也许,连三年都不到,就像初中和我坐在同一个教室的同学,总有那么几个,连话都不曾说过。

毕业时请记得一定要用力挥手说再见,因为那些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可能真的很少有机会再见了。

-07-

愿你在我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时间真的很神奇,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如何改变你。换句话说:以前难吃的蔬菜、苦涩的啤酒、无聊的书籍,甚至讨厌的人,后来有一天,却又统统喜欢上了。

毋庸置疑,我们都在改变,也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那些未曾实现的梦想,开始悄悄在自己的内心生根发芽。那些自己曾一度固执坚持的,后来才发现竟也会是个笑话。那些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如今心里却豁然开朗。那些你曾为之痛苦的,如今发现早已成为过往云烟。

可是,哪怕岁月如何变迁,骨子里有些东西总是怎么也不会变的,比如善良、勇敢。

时光带走的,只是当年那个略显稚嫩的我们。在岁月的沉淀下,正一点点成长为更好的我们。

你也会发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你自己,开始学会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偶尔也会怀念以前,但更多的是感谢。感谢我们曾经相遇,相信未来依旧美好。

哪怕后来的你,依然不会记起足够渺小、普通、小透明的我,但我依然记得你从我的生命中路过时所留下的美好,还有我们的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关于我们的故事很长,仿佛怎么也写不完整。

有些文字,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害怕自己略微拙劣的文笔写不出那时的美好。

而大多数我们之间的联系,也悄悄随着那个夏天吹散了。

那些遇见的人,那些发生过的事,藏在我们脑中的记忆碎片,被妥善的安放着。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让我们逐步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在每一段故事里,我们所遇的一切都刚刚好。不知未来的某一天若我们有缘见面,会不会互相道上一句好久不见。

我们对于青春和大学的怀念,至死方休。这种怀念的程度到了随便一部烂片,只要是关于校园的青春电影,就可以骗我们进电影院的地步。

在学校附近小馆子里喝掉的啤酒,深夜与同学轧过的马路,谈情说爱的校园情侣,食堂,宿舍,教学楼,操场的草坪,打开水的暖壶,点名签到,设计交稿前刷夜,社团活动,老师,同学,班花,校园歌手大赛里唱民谣的男生。

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的好时光。

只是,后来我们毕业了。一年来。你们过得还好吗?

从学校到社会,完全是两种心境,我们都正经历着这种变化。

毕业就像一道门,往里是游乐园,往外是大熔炉,我们从这里走向不同的人生。

这一路丢丢捡捡,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曾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也开始懂得,毕业不只是喝醉了拥抱,掉着泪挥手。生活对我们来说,就像打游戏一样,整个换了场景,在新的战场上,要从零开始跟世界较量,学会与世界和解。

愿每一个你,都能够在我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勇敢去完成那些你曾很冒险的梦。

或许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忘,但我相信文字会永存。我努力用自己有限的记忆碎片,拼凑成我们相遇的美好瞬间。

但愿当我们老去,岁月沉淀,我们依然是我们。

PS:谨以此文来纪念那些年我们在城建学院的故事和永不散场的青春。

                      BGM:RAiNBOW计划《记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