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研读《散步》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1 本节课,余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独特情感的?

(一)品情环节

在品情环节以“深情渗透在这一句”的主问题来进行品析活动。

屏幕上显示:

品析能力训练之一:写一句

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

并举例品析:

原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品析:此话意味深长,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这样的表述,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同时要求:先写后说,写好再说。

学生找出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然后老师在屏幕上显示了两个带赏析的句子,让学生在课本上简单批注。

通过这样一点一点的品析,学生明白了“责任感”。

(二)美读析意环节

通过读最后一段话,强调重读“蹲”;“慢慢地、稳稳地”要读慢,读稳;“走得仔细”要读得抒情。“整个世界”要读得有表现力。

老师强调后,让学生再次深情地齐读这段文字。

此时再次训练写句子:

屏显:意味在于担负责任。

学生说出:意味在于尊老爱幼、呵护、责任……再次升华了文章的意境。

2请结合散文教学实践,谈一谈余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对你有什么启发。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分为四个板块,依次是“初读浅说、再读品情、深读赏景、美读析意”。

“初读浅说”环节作为文字的切入点特别好,直接在屏幕上显示了“美文《散步》。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

这样设计的好处直接切入到本课。这种切入文本的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再读品情”环节:教师用一个主问题来让学生找意味深长,饱含亲情的句子,先举例品析,让学生心中有目标,脑中有方法,特别好!

“深读赏景”环节:围绕“景物描写”的作用深入赏析。

“美读析意”环节:教师指导到位,能抓住关键词语指导。通过读写活动,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领域!

最后结课的时候朗朗书声再次响起,读文中最后一段饱含深情的句子。首尾呼应特别好,开头用“走进……”,结尾用“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