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好三项读书法,远离“叫座不叫好”的畅销书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01】

朋友J经常和我去逛书店,比起我一本本翻看书籍再决定买与不买,她通常只在畅销书区域浏览一遍书名,然后看哪本书名和封面比较合眼缘就买哪本。每次她看我在那些稀奇古怪的专区阅读流连时,都会一脸好奇地问我:“买书要这么麻烦吗?稍微挑一挑不就行了?”


用好三项读书法,远离“叫座不叫好”的畅销书

我一边快速阅读一边回答她:“书是需要慢慢选的,一本好的书,可以看很久。而不经过斟酌就买的,最多能看一遍。”

J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我手里的书,没吭声。她买书很多时候只是为装装样子,因为随身一本书看上去有文艺范儿,更深入一点地说,方便勾搭撩汉。

我还记得,她那本毕淑敏的书书签还夹在第五页,一动都没动过。

【02】

有一次我们逛累了,就到附近的饮品店里坐坐,她看着我新买的电影鉴赏,忍不住问我:“究竟该买什么书?”

我笑了,回答她:“什么书其实不是最重要,关键你要喜欢。”

这种模能两可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她高兴,她撇撇嘴,有些酸酸地说:“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书啊,那么多,都看花眼了,哪像你,一逛三五个小时连歇都不带歇一下的。”

我又笑了一下,:“所以你要有耐心地筛选,你知道吗,我几乎不看畅销书的。”我明白,J所注重的不是买书来读,而是买书这个过程而已。对她而言,买书不过像购置一瓶香水或者一个皮包一样罢了,只是高级一点的赏玩物件。

J瞪大了眼睛,:“为什么不看畅销书?”

“因为很多畅销书没有意义。”我云淡风轻地说。

“也有不错的。”J反驳我,底气有些不足。

“畅销的书不一定都能成为经典,而经典的书一定畅销。”我说。

【03】

其实以前我也是买畅销书的,而且原来也是只看看书的标题翻翻就决定买下来,但最终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其中有几次被别人安利地很惨,最让我后悔地就是买青春文学,例如郭敬明一系列作者的书,读完没有任何感觉,只记得几个奢侈品的名字。还有一次偶然看到的一本,名字很有趣,叫《所有的猪都到齐了》,本来以为是一本像《丑陋的中国人》那样的讽刺佳作,结果读一章就后悔了。还算有价值的是安意如的诗词鉴赏类文章,我有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闲暇时读一读还可以,但现在也忘了七七八八。

被骗的次数多了,对畅销书自然产生怨怼的感觉,花钱却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郁闷。我看到的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带有商家的噱头,华美的包装,精致的装帧,如五号香水一样席卷着各大书店最显眼的柜台,却终究因为没有足以相衬的内涵而黯然失色。

也因此,我磨练成了一个买书的好手。


我自己研究出了一系列买书选书的方法,因为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鼎鼎大名的分析阅读的读物,后来尽管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也依旧我行我素。如果可以,我也写本书,名字就叫《如何购买一本书》。我现在把我这么多年挑选书的经验方法分享一下,希望对那些在该买什么书存在疑惑的人有所帮助。

1:根据买书的目的而买书

a.收藏
b.学习阅读,汲取知识
c.娱乐,闲暇时无聊翻翻
d.显示自己有内涵

在读书的人之中,c、d项的人数可以说是最多的,一句古语叫“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买书的人看书的勤奋劲儿远远比不上借书的,因此很多买来的书就是吃灰了也从来没有被翻阅过。现在互联网、媒体的宣传力度已经远远超过古人,可是真正算下来,古人懂的东西却远非我们现在人能及(打个最简单的例子,《红楼梦》至今无人能超越),而且那个时候全才还很多,实践与理论的人才也相当不少(四大发明)。究其原因,还是出在买书读书的目的上。

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有好处也有坏处。大量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更频繁地和外界沟通联系,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无法辨别处理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无用。很多人买书乃至阅读都有选择困难症,所以,我把买书的目的分为四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书籍。

如果是收藏,那建议去买精装类的书,几个大的出版社都是好的选择: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等等。

若是以学习为目标,建议到专门书籍类别里去找,美术,哲学,文学,摄影,建筑设计等。书店里的书籍都分门别类,查找也会容易得多。现在书店里一般都有供查询书籍的电脑,也是很棒的途径。

娱乐的话,那就看书店里平台上放置的,或者畅销榜上的书。那些书通俗易懂,娱乐性强,比如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畅销书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一些耳熟能详的谈资。但这也是我为什么不选择它的原因:别人都知道,你再说就没意思了。

若是纯属为了凸现自己的内涵,名著跟文学专区很不错,不过拿书当道具的同时,还是要大概知道人物关系,大体故事走向,以免穿帮。

用好三项读书法,远离“叫座不叫好”的畅销书

2:哪些书该买

a.网上没有的或者排版不好的
b.值得一读再读的
c.你特别钟情的

书,不在于买的多少,而在于买的质量。书店里的书和购物篮里的萝卜青菜从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但,挑选很重要。就像好的萝卜能炖一锅美味的汤,糠心的只能拌凉菜。好的书才能发挥百分百的价值,从商人的角度来说,不能带来足够利益的的东西坚决不掏一分钱。书,也是如此。如何挑选书,是一门功课。

所以我给出了三个答案,这三个答案既适用于哪些书该买的基本准则,也适用于挑选书籍的基本条件。满足这三个条件,可以基本决定购买了。

如果有好几本书都喜欢,都想买,那不妨挑你最喜欢的那一本。书籍,最重要的一点,不是知识,而是快乐。

3:如何挑选好的书籍

a.看名字
b.看目录和标题
c.大概讲述的内容,略读大部分,精读一段
d.同样的书进行对比,包括有无缺损页,排版,价格等等

书籍的挑选是经验之谈,很多人买书都是抱着吃快餐的心理,拿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就迫不及待地购买,因此造成很多地方不如意。比如,排版装帧,纸张薄厚程度,印刷深浅,封面材质等等。有的买了薄薄封面的那种,没过多久,封面就和纸张一样皱巴巴的,很难看。所以,挑选前要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是想买精装多看几遍,还是简装大概看看呢?不过囊中羞涩时,买简装也可以理解,回家包上书皮也是一样可行的。

没有预览,回家看的时候发现内容文不对题,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阅读书籍的目录,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来看。
PS:现在书店很多书都用塑料封起来了,但是有供预览的书可以试读。

而之所以说略读大部分,精读一段,是因为挑一本书不能浪费太多时间,一段精读就足够看出这本书的作者的文风,描述的精细程度来,这样挑能省时省力一些,也不容易买错失望。

价格比对也很重要,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爱书成痴的人不会不舍得花钱,但是如果能适当节省,用节约下来的钱再买几本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总体来说,挑书是一个费时间的活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经验才能越来越老练,读的书也越来越有档次。

畅销书之所以读的人多,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不会挑书,所以只能人云亦云随便买书读读。而因为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书,所以畅销书榜都只能作为浅显的参考资料,做到对书籍心中有数,买什么自然不在话下了。

作者:吴艾哲
PS: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爱心鼓励或者关注我。如要转载,请和我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