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回答:那些缺乏常识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缺乏常识吗?一个人缺乏的常识,能够通过看书学习填补吗?
(2)记住文章中有关溺水的常识,和相关心理常识。
(3)最重要的是借助您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常识,确保游泳安全、维护心理健康!
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被称作“常识 ”?
经常会听到人抱怨:那个XXX 一点常识也没有,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
说盐是咸的、糖是甜的,这应该是常识,但是一个从未尝过盐的人呢?这对他来说算不算常识?
做饭,收拾房间,叠衣服,都是生活技能,也可以说是生活常识。上公交车刷卡付费也是常识,但对于没有乘坐的人来说就是要学的知识。微波炉里不能放整个带皮的鸡蛋,不能用金属器皿加热食物。对于经常使用的人群是常识,对于初次使用的人来说就是使用需要学习的知识。
负荆请罪请问什么样的知识才会被划分进 “常识” ?
如一个中国人,不知道中国有 56 个民族,大家会说她 “缺乏常识”,因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是要说这56个民族都讲啥语言,一般却没人将这个当做 “常识”。
个人觉得生活中的常识,其实是以自己的经历来衡量的。如果一个知识不是我们主动刻意学习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的,并且身边的人又都经历同样的过程,拥有差不多的知识结构的话。长大后就会默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常识。当忽然离开熟悉的环境,与陌生的人建立关系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东西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啊。
常识这东西其实根本没有明确的定义,也不能作为对别人的要求。事实上在我看来“你真没常识”这话和“没文化真可怕”,一个意思。都是表达对方知识不足。那些有常识的城市人到田间地头走一遭,马上就会觉得自己啥常识都没有了。所以我现在不敢说自己有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