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怀孕前你需要知道这5件事!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现在二胎政策,已经实行了,有很多人想要生第二胎,然而对于准父母来说要想有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孕前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来说明优生优育十分贴切。

       提前做好怀孕的准备,对于孕妇和胎儿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栽树、种花、种庄稼之前,先要施基肥,翻整耕地一样,夫妇双方在孕前也需要掌握必备的孕产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生活,把生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以迎接“种子”,为怀上合格优良的胎儿而努力。

     一般女性最好在25~30周岁、男性在27~35周岁期间完成生育,因为这一时间段双方体力、脑力最充沛,精子、卵子的质量最高,在受孕后也可以为胎儿提供相对充足的母体营养和相对较强的抵抗力。

                              1

         夏末秋初是受孕的最佳季节。

      因为此时气候温和适宜,不益于风疹病毒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孕妇的饮食起居易于安排,这样可使胎儿在最初阶段有一个安定的发育环境,有利于预防畸胎、保证优生。

      综合来看,7月份(夏末)左右怀孕可以说是最佳时期。其优点有:

1.一般怀孕42天初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早孕反应,如果此时期摄入营养不足,会影响胚胎发育。7月份左右怀孕,到反应期正值8、9月份,蔬菜水果丰富,可不断调换品种,变换口味,改善饮食,保证营养、维生素等的供应;早孕反应在怀孕3个月后逐渐消失,此时正值秋天,新鲜蔬菜水果更多,营养更充足

2.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人们容易感冒、发烧。怀孕前3个月的胚胎,各器官刚开始发育,母体感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而7月份左右怀孕者,到此时胎儿各器官已发育成型,既无此忧虑。

3.3月份分娩,长假在春天度过,气温不冷不热。到6月份后天气变暖,可以把孩子抱出室外,经常晒太阳,防止软骨病、佝偻病等缺钙性疾病。

     当然,怀孕时间除考虑到季节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夫妇双方的身体条件、精神状态等因素。

  一般来说,新婚夫妇在婚后半年怀孕较好,这时互相基本适应,生活有了规律,有了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2

       酒后不要受孕。

     俗话说“酒后不入室”是有一定道理的。酒精对生殖细胞有不良作用,会使受精卵质量下降,生下的孩子体力弱,智力低下。如果女方也饮酒则更为可怕。有研究表明,孕妇酗酒是胎儿先天性畸形、先天智力低下等缺陷的原因之一。专家们还发现,酗酒者比不酗酒者生出畸形儿的概率高两倍。

                                     3

       服药期间不要怀孕。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是有道理的,激素、某些抗生素、止痛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初级卵母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约需142天,在此期间卵子最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停药后,最好咨询医生以后再备孕。

                                      4

        不要未婚先育 。

        现在有许多恋人,未婚就同居或会发生性关系,造成怀孕后不得不进行人工流产。许多婚前怀孕的人,由于双方精神高度紧张,无性生活知识,甚至可能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性交,这容易造成女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对优生构成潜在威胁。

      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后,不敢像已婚人士一样,请休病假,又担心男友会抛弃自己。种种心理压力的出现,容易引发神经衰弱、月经异常、痛经等身心疾病。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阻塞,还可能造成婚后不孕等不良后果,因此最好不要未婚先育。

                                     5

         流产、早产后不易急于怀孕。

      发现早产或流产的女性,机体器官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功能紊乱,体内的内分泌功能暂时还未完全恢复,子宫等生殖器官也尚未康复,特别是做过刮宫手术的女性更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很快受孕,就不能为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不利于子宫恢复正常。

    为了给下一次妊娠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专家认为,早产及流产的妇女至少要过半年,最好是一年以后再怀孕比较合适。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孕育一个理想的后代,往往是准父母多年的梦想,要想实现优生优育,就需要做许多的准备,选择良好的时机,具备充分的条件。

       因此,优生优育不是着急就能实现的!

参考图书:《妊娠分娩育儿实用大百科》

主编:周会菊

出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4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