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这个主题在脑海中酝酿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好的想法自动的冒了出来,然后结合语音写作的方式又牵引出了很多潜意识里的东西,好在,趁着自己还没有完全忘记的时候记录下了它们,积累到了现在,整个框架清晰地浮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总结可以说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因为通常总结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一些知识,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好多新的认识又出现在了脑海中,这是一个循序的过程。
一、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在理清个人知识管理概念之前,我想有必要分别了解和知识相关的一些认识。因为知识管理重点不是管理,而是知识。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案,只要能够满足你管理好知识的需求就够了。始终记住一点:看似复杂的方案不一定就是好的!
个人知识管理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我一度尝试复制他人的做法,去模仿那些高手,但是,最后大都让自己失望了。一个原因是,他人的方法我不能完全的理解,或者我理解的和他们有差异。因此,我该考虑为自己做一双鞋了。不然,到最后不但没有模仿成功,反倒“东施效颦”了!
1.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通过自我学习、向高手请教 以及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获取,再经过总结提炼 之后,自己所收获到的认知、经验或者是能力。
这个是我个人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一个见解。之所以是这么理解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这个定义就是我对于自己所学习知识的一个总结和提炼。
2. 知识如何分类?
关于知识的分类,我不会自创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因为首先是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也没有必要,没有必要的原因是,这个部分对于我不是重点,仅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总的看来,知识可以在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基本没有太多需要说的,一看图就懂。
3. 个人知识管理概念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t a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at have both a logical or conceptual as well as physical or hands-on component.
这个宽泛的定义被广为接受,算是比较权威了。萧秋水也做个一个解释,就是对于个人知识的一个高效运作。但这些定义关我什么事呢?还记得前面说的吗?不过是参考资料而已,我要做的是表述出我个人的理解。在我看来,所谓的个人知识管理,不过是自我解决个人知识问题的一种方法,包括支撑它的理念和实际层面的方法。也因此,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可以看成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相关的理念,另一部分是具体执行的方法。
二、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呢?理由很简单,对于我个人来说,一个核心的目的就是提升个人价值!个人知识管理将会如何提升我的个人价值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把外部知识隐性化
显然,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部分来自于外界,书籍、课程、互联网、分享会等等,这些都是外部知识的范畴。科技发展到今天,从外界获取知识变得更为的便利,以前只能在学校里才能获取的知识,现在只需你稍稍懂得一点网络搜索技巧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通过学习或阅读等途径,我们就在自己的大脑中留下了这些外部知识的痕迹,这是一个隐性化的过程。之所以这这么说,是因为从外界得到的知识在一开始我们可能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也无法直接利用,但是它确确实实留在了我们的潜意识当中。举例来说,N长时间之前你看到了某个东西,等到下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多多少少能够唤起你的些许记忆。
2.把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积累多了,慢慢就可以形成一些我们自己的认知。但是如果不把它们总结下来,很难形成我们的优势,不仅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别人也无法知道自己知道。这就是好多人为什么学习很多但是进步很慢的一个原因,因为一直在输入,而忘记了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习后需要更多的输出。一方面,输出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经常做总结的人肯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在我们总结、写作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好的想法自动冒出来了,帮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多总结多输出也是我们在持续进步这一正循环中运转的保证。当然,输出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总结,还可以是写作、思考、分享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输出的目的。就我个人而言,输出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是总结和写作,这个博客也算是我输出的一个平台。
3.把显性知识实用化
4.把实用知识创新化
可能我们实践他人的方法之后做的非常好,这仅仅代表自己掌握了,或者最多加上熟练、精通两个字眼。但是要知道这本身无法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有二,首先是我们能够学会的,他人也可以,并且可能比我们应用的更好;其二,这些实用的知识好比一把斧子,我们可能学会了用斧子劈柴,但自己不会创造出一把斧子来,而凡事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他们都有属于自己创造的斧子,这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想要有所成就,我们就需要去创造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创造的前提就是进行创新。
三、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既然涉及到的是管理,那么自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我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是基于个人情况总结出的,以指导和约束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定制。
1. 按需取材
现在可能更多的是按照主题去学习和总结,也就是一段时间内给定自己一个主题,前期大量的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书籍、学习教程等等,然后经过阅读、学习、甚至是和高手的交流,最后总结出自己的认识和一些看法。
2. 持续总结
3. 深入理解
这个不难理解了,也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一个要求,让自己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深入理解的习惯,目前还在养成。按理这放在原则这里稍显不合理,但鉴于它的重要性,我还是决定把它提到原则这一条上来。
四、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
1.追求完美、复杂的管理系统
管理就一定有方法,是方法就有好坏之分。但是我们常常认为复杂的、完美的就是好的,事实不见得如此,看看武侠小说里面的高手使用的兵器就知道了,李寻欢也不过一把飞刀而已。个人知识管理就好比我们的兵器,不在于这件兵器有多么复杂完美,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件趁手的兵器,然后用好它。(当然,这里不是比较冷兵器和热兵器的优劣,不在同一个时期和同一个层级,比较没有意义。)看多了别人看似复杂完美的管理系统,我们也希望模仿一下,这是正常的,但是切不可本末倒置了。我们的目的是管理好我们的知识、提升个人价值,而不是炫耀我们的管理方案有多么的完美和复杂。同样的,太过重视工具的选择、技巧,以及工具的熟练的使用程度等等,也都是一样的。知识管理并不在于招式有多么的华丽。始终记住,这些不过是帮助我们达到知识管理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追求复杂的管理系统,甚至于那些复杂的系统我们都不能使用好。其实真正的个人知识管理,做好输入和输出基本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