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这种教育方式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你知道吗?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姑娘,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懂事、听话,从小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六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姑娘由于白天玩的很晚,睡得特别迟,她太累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早上,父母吃惊地发现,女儿竟然尿床了,这是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尿床啊。父母特别生气,也特别重视,将小姑娘叫到眼前,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严重警告,并告诫她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是呀,怎么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小姑娘心里充满了深深的负罪感。第二天晚上,小姑娘吓得不敢闭眼,害怕再次尿床,一直熬到很晚,她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了,才沉沉睡去。

早上起来时,大家都吓了一跳,小姑娘又尿床了。

套路还是一样,父母的警告、女儿的自责,都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此后,女儿一直生活在尿床的噩梦中,一直伴随着她上完小学、初中、高中,而父母也为此操碎了心,带她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女孩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精心呵护、悉心栽培女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会有这样一个难以根治的毛病,而且难以启齿,这令他们十分为难。

女孩上大学后,还是没有改掉尿床的毛病,她也谈了几个男朋友,但人家一发现她的这个毛病,都感觉不可思议,最后不欢而散。

后来,女孩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受不了这种折磨,她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详细了解了她尿床的起因、过程及有关细节后,得出了结论:女孩的心理、生理都很健康,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尿床的毛病被不断强调,人为主观加压,导致人精神长期紧张,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孩子的父母没有大惊小怪,没有过分强调,那说不定就不会有尿床的事情。

女孩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一肚子的委屈、满腹的闹骚,她一直以为,是自己的生理问题,没想到毁了她幸福生活的仅仅是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她找到父母,声嘶力竭哭诉父母的罪过,年迈的父母一听,心都碎了,他们怎么会想到原因竟是这样!

当清晨的阳光再次照亮大地时,女儿惊讶的发现,她竟然没有尿床。原来,女孩多年的压力随着对父母的谴责一下子烟消云散,她没有了心理负担,尿床的顽疾竟然不治而愈。

一夜之间,父母两鬓的头发全白了,当父母怀着愧疚与忏悔的心态想求得她的谅解时,她的心一下子融化了。是啊,父母再有错,他们也是无辜的,也为这件事操碎了心,又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呢?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里久久无法平静,为父母的过错、为女儿付出的代价,我不禁问自己:该怎样做好一个父母?当孩子犯错时,你是否能确认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毛病,但大部分是会自己消化、自己解决的,过分强调、过分关注反而适得其反。而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打着关心孩子、为孩子好的旗号,过分干涉孩子的行为,往往造成无法估量的恶果。

我记起了朋友说过的一件事,朋友的同事家中有个一岁左右的小孩,小孩在半岁左右的时候,爱吃手,这是很多小孩都会遇到的事情。

据婴儿专家介绍,这是小孩正常的行为,他通过口去感知手、脚等肢体,达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目的,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改变这种方式,很正常啊。

但这位家长却认为,这样做实在太不卫生了,他们全家齐上阵,威逼利诱,想尽一切办法,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逮着机会就会将手指、脚趾送到口中品尝。结果,家长采取了一种极其极端的做法,将孩子的手用布袋捆起来,固定在胸前,让他的手够不着嘴巴。

孩子越够不着,就越想试试,结果孩子快两岁了,仍然在吮吸大拇指,导致大拇指严重变形。而这种方式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见到陌生人就害怕,没有同龄小朋友的聪明与灵活劲。

孩子的许多大人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行为,都是他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科学引导,孩子的许多问题都会自己解决。如果你盯着一个问题不放,这个问题或许就会真的成为孩子的问题,而许多家长根本意识不到问题会出在自己身上。

科学引导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引导永远比强化要有效,通过引导孩子让他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这点至关重要。

上面的例子中,当发现孩子吮吸手指时,家长要知道这是孩子正常的发育过程,不必大惊小怪。注意将孩子小手洗干净,让他自己去体会、去发现,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然改正过来。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但一定要掌握好度,过犹不及,如果不断强化一个错误点不放,孩子就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就是做不好这件事,长此以往,后果会很严重。

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允许孩子出错,或许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从而少犯错、不犯错。家长要懂得及时引导,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知道错了能及时回头,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