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魏则西事件”深有感触,我也做过一段时间的搜索引擎营销,深知要在中国做推广,绕不开的一堵墙便是百度。它掌握了中国互联网的大半流量入口,输入关键词搜索,首页显示的绝大半都是其自家网站和付费推广的广告,往往要翻到第二页才找得到我想要的信息。我只得像扫雷一样避开一个又一个雷区,在一个又一个虚假网页之间跳转。多么讽刺啊,搜索引擎的存在是为了更方便快捷地得到知识,而百度的存在却使得获得知识的成本变得更高。
人们经常拿百度和谷歌对比,其实除了他们都做搜索引擎产品,其本质上是不一样的,百度一家是商业企业,利益至上,而谷歌则一家是科技公司,识图用科技改变生活。也许对国内的人来说,用百度搜搜无关痛痒的娱乐信息就够了。但只要用过谷歌便会发现,百度给你展现的是一个泛娱乐的商业化世界,而谷歌则会为你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带你走入未知的知识领域。
曾经做过一家新上线的网站,谷歌只需一周时间便快速收录,并且首页关键词排名第一。但在百度上,无论我用站长工具提交多少次网站地图,百度爬虫却始终迟迟没有抓取,前前后后挣扎了近一个多月,才勉强被收录,但关键词排名始终被无关网页占据前列,弄得我好不郁闷。仔细想来,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还有其根植的理念不同。谷歌是想尽可能多地收集世界上的知识呈现给用户,而百度则牢牢抓住用户流量去攫取利益。
很多社会事件并非突然发生的,一来百度作恶已久,积怨太深,再好的公关团队也挡不住悠悠众口,公道自在人心。二来中国人的压力已经够大,特别是在生死大事上特别容易牵动到那根敏感的神经,而医院则容易成为情绪爆发的临界点。让人寒心的不仅是百度作为互联网权威成为了帮凶,还有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的莆田系的巨大医疗网络。我们的生活中看似是自己的,实则背后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不得不令人细思极恐。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留学生不愿回国,现在也学会不再盲目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谴责别人。国外发达的社会制度,医疗环境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起码它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些心灵上的安全感。不用害怕走在路上被人袭击,不用害怕买东西时被商家诓骗,不用害怕被偷东西时找不到人说理,不用害怕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都会导致慢性肺癌。
我曾经问过一个学姐:“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她回答我说:“人性本无分善恶,极善和极恶都是在人性的土壤上开出的花,一个似百合般清新怡然,芳香四溢,另一个则如罂粟般表面美艳动人,实则暗藏凶机。”
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呈正态分布状,极好的和极坏的分布在两头,中间占比最多的则属于不好且不坏,处于灰色地带的“沉默的大多数”。父母从小便告戒我“社会复杂,人心险恶”,仿佛我是一只软弱的绵羊,一踏出家门便会被外面的野狼给生吞活剥,吃得连骨头都不剩。然而万幸的是,至今为止,我没有遇见过太多人性的恶,始终愿意对这个世界怀抱希望,心存善意。
“魏则西事件”也许只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黑暗的冰山一角。我们在庆幸自己不是魏则西的同时,更多的是愤怒,因为我们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魏则西。愤怒的背后是对生命无法掌控的恐惧和无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一个人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可以被社会的洪流冲刷到死的时代。我真心希望身处的世界可以变得更好,但目前似乎没人可以保证不会再有下一个牺牲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