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一群是什么人呢?
踏着千禧,迈进舞勺之年;迎着非典,走过二八年华;2006,来到花季雨季;2016,她们三十而立。
2016的初雪,某个所谓的“励志”群里,她们又开始了……
安澜:长夜漫漫,终于把娃哄睡了,谁还在呢?聊个天呗。附休闲的表情
邵苹:我家娃翻身就着,根本不用哄,我就没操过心。附悠闲的表情
澜杉:你俩行不行,这群咋成养娃交流群了,一边聊去,这里还有未婚女青年呢。附嫌弃的表情。
简言:就是,什么时候群变成家长里短了,励志和八卦才是群重点,好嘛,附偷笑的表情。
海绫:得了吧,咱什么时候励志过,颓废差不多。
简言:颓废也是青春的表现呀,现在都后青春了,马上奔三了。附委屈的表情
众人鄙视的表情。
安澜:讽刺谁呢,姐姐已经三十了,好吗,一边去,小孩。附怒气冲冲的表情。
又一条:想想也真是,十年咋一眨眼就过,没想过自己都是孩儿他妈了,天天都一地鸡毛,有时候还真是怀念当初。
简言:讲真,你们的故事写出来,个个都是青春小说呀,不比那些主角差呀。
澜杉:你就知道说,当初是谁说要把我们故事写出来,到现在,都快十年了,连一根毛都没见到,别画大饼了哈,赶紧退下。附嫌弃的表情。
众人附议。
简言,默默地发个尴尬的表情,关闭了微信,心想许下的诺、欠下的债,该是还的时候了。那些时光、那些场景,那些人,那些我们、他们的故事,如初冬的雪花漫天散开,铺满了她整个内心。那些久违的感觉,青涩的懵懂、单纯的执着、傻傻的信任、无奈的离别、默默的守候、撕裂的疼痛……渐渐清晰。她们,从致青春里看到了自己爱情执拗的偏激;从最好的时光里重温了自己年少初恋的温暖;从原来你还在这里看到了自己不甘放弃的剪影,从初恋爱里看到了自己默默守候的时光……她们,从书里不停地找寻青春、感受曾经,但是那些,也是别人的,终归不仅仅是她们的。
她们,出生于85后、90前的鸡肋时代,父母承担了社会变迁的冲击,自己承担了国家政策的漏洞,是最具代表、也最悲催的一代。她们,更像是为试验降生的一代,独生子女政策试验、基础教育收费实验、高考分科试验、自主招生试验、高校扩招试验、撤销统分及自主就业试验、房价暴涨试验(这个有待商榷)、幼儿教育贵族化试验……她们,从出生、立业、成家,着实为国家稳定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一直默默地忍受,没游行、没示威、没维权,努力地按照既定发展规划一步步地攒着首付、还着房贷,为70后获取权和钱奠定了人力基础,为90后赢得自由和个性打下了思想基础,说85-89是承前启后的尴尬一代,真是一点不为过。
当然,她们的故事也还是那样普通,一样的爱恨纠结,一样的七情六欲,不过增添了她们独有的特色。不舍得她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费心地寻找自己那一抹色彩,于是,写下了《她们》,给她们留一个故事的寄存处,留一处内心休憩的地方。假如她们累了倦了,就能来看看当初的自己,那个不抛弃不放弃、作出选择的自己,就能拾回初心、继续前行。
只是,《她们》很长,该从何讲起呢?
或许该从千禧的第一个春天开始,那些年的春暖、夏灼、秋殇、冬寒。
20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