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站在这里,竞选咱们村的村主任,希望老少乡亲们选我。投票的每人将得到一袋洗衣服或者一个小钢盆,到时投我票的时候自个儿选啊……”
小隶个子不高,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木桌上,扯着嗓子对下面来投票的村民,大言不惭地说着自己的竞选宣言。
下面站着的村民,听到这话都不由地掩着嘴笑,好多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这么点儿大的人,胎毛都没褪全乎呢,就来竞选村支书,能干成啥事?”
随后小亚一跃跳上桌子,发表竞选宣言,豪言壮志,每一条都针对小隶的发言给出更好的未来,誓把溪水村治理得更好,带领大家致富等等,官方的话语又是一箩筐。他是小隶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这次溪水村三年一次的竞选投票基层干部,只能在他们两个人中产生,如果竞选成功,将成为这个村庄的一把手,集村主任和村支书于一身。其他经验丰富的长者或者辈分地位话语权较高的村中主事的人都没来参加竞选。
被动员来参加投票的村民在纳闷的同时,也在观察着这两个人的竞选活动。闲着没事看看热闹,投个票得个小礼物,大家伙难得一堆一堆的凑在一起,东头的,西头的,北头的,南头的,一年难得一次全村聚在一起的盛会,好事之人怎么能错过呢!碰在一起,唠唠家常,通通新闻,看看别人选谁,琢磨着自己选谁。总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只为结束的时候得到一个准确的消息,满载而归。
投票开始了,小亚无论从年龄、村中人的口碑、还是说话办事上都明显胜于小隶。大多数村民都认为别人这么认为,小亚也是一副十拿九稳的精神劲儿,他自己的心里也是这么认为。在村民投票的过程中他发给选民的福利是每人一把手电筒。
随着投票的进行,事态发生了旋转,天平的一端不断向小隶那方倾斜。小亚心慌慌了,他始料未及,眼看不好立马跳上桌子拉选票,扯着嗓子喊着自己能为大家做多少实事,可是喊的越卖力,得到的结果越糟糕。
最后的结果,小隶如同一匹黑马远远胜出,小亚挠破脑袋也想不出自己到底败在了哪里,为什么手电筒完败了洗衣粉?
等后晌过去,夜幕降临,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黑色之中。小亚家灯火通明,不错的朋友来到这里,给他安慰,帮他分析,将各自听到的小道信息汇在一起,这次选举的来龙去脉才渐渐清晰。
早在选举前,也就是小隶决定参加竞选村主任的时候起,就开始了暗自动员活动。他不出面,而是让外姓的亲家回到村中,从最熟悉的人家入手,说服选小隶,条件是可以得到小隶上任后的照顾。比如需要小隶帮什么忙做成什么事,小隶绝对鼎力相助。第一个利益链条就此形成。
以打开的第一户人家,让其活动说服本姓的当家人,这样一大家子就归拢在了小隶的选票范围内。第一串的利益链条就此稳固。
然后再以这种方式复制,暗暗网络了一大家子一大家子的人。有的重点争取,有的许以当时提出的要求日后帮其解决,有的当时帮其解决困恼的问题。再难的问题,再棘手的摩擦,经小隶思考设计后,都能得到迎刃而解,这点不得不佩服小隶的政治手腕。最重要的是,什么事,他想得到,他就能做到。比如棘手的两家人摩擦、擦枪走火过的宅基地,资格老的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他手里,都会被巧妙地化解。有的利益引诱,有的恫吓恐吓,有的连蒙带骗,有的好言说尽……
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暗中进行,小隶只是在竞选活动的当天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底气十足,不畏乡亲鄙夷的目光和言语,按照自己的节奏的跟随竞选的步伐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村主任之路。
你可以想象,他如何说服经验丰富的长者或者辈分地位话语权较高的村中主事的人,让他们支付他,让他们不必来,小隶自是他们的代言人;
你可以想象,他如何利用他的眼线掌控信息,如何利用狐朋狗友收拾不听话的人们,让他们忍气吞声听从自己的安排;
你也可以想象,在21世纪的新农村中,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政策倾向下,在离政治中心北京不远的农村中,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二十郎当多岁的小伙子,就这么将一个村子的权力收入囊中。
任谁都没有怨言,即使他的竞争对手小亚,也在竞选活动结束的当天晚上,提着礼物,摸着黑夜,敲开了小隶家的门。祝贺他当选,还表示,以后会尽力配合小隶的工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招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