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前看过科恩博士写的《游戏力》这本书,很受触动,原来游戏不只是孩子玩的,更多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今天看到科恩博士做客一土家长学校的视频再次让我受益颇丰。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毋庸置疑!我们关注到的却是孩子本身以及孩子身上的问题,比如:我家孩子不专注,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而《游戏力》这本书中提出,孩子天生就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与生俱来。我们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只是我们让他做的事情,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愿意专注的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这里面关系分为安全的关系和不安全的关系!
一、安全的关系:安全的关系可以让孩子愿意合作、主动学习及专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到放松、更有耐心。如果关系是安全的,那么家长对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信任,而非焦虑。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家长会传递给孩子:你可以有这些情绪,我会和你一起迎接它们。
二、不安全的关系:1、对孩子:不安全的关系会让孩子的状态紧缩,出现攻击、打人的现象,会让孩子失去好奇心及探索的欲望,孩子的感受是:世界充满危险,让人困惑,而不是自由探索的魔法世界。2、对家长:家长会出现过分严苛或者过分纵容的情况,这两者的共同特点是让孩子感到难过、不安、抑郁、易哭,前者的应对是“不许哭、赶紧停下”,后者则是“别哭了,你要什么都给你买”,这两周都是因为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强烈情绪。
科恩博士在这里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把问题带入游戏区”,适用于重复出现的养育问题,比如不爱洗澡、不写作业等等,当然请不要在问题当下,而要找一个放松的氛围进行,步骤如下:
1、带着大大的微笑,这个微笑叫做“你不会有麻烦的微笑”,可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2、说出挑战情境:我注意到我们……(比如:洗澡时总会很生气),你注意到了么?
3、邀请:我们玩个关于……的游戏吧?比如:假装打哈欠、假笑、假装生气、假装哭泣……
4、暂停:暂停一下,看孩子是否有更好的想法。孩子是游戏之王,他们总是会有特别的点子。
5、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孩子喜欢角色转换,因为他们总是会选择做对自己有利的一个角色,同时,家长可能要做一个比较弱一些的角色,请尽量配合。
孩子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情绪,疗愈自己,并且重新回到愿意合作的状态。我们表达的不等于孩子接受到的,我们爱孩子,但是孩子接收的不一定是爱。记得《正面管教》中有句话: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理解能力很差。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家长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表达能让孩子理解的爱!
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