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有太多迷惑等待解答,然而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二十岁面临太多矛盾和选择,然而太多人给出截然不同的指导。
我不是一头扎进书海目标明确的学霸,也没有勇气背起行囊就浪迹天涯;
我不愿做人群中心巧笑嫣然的交际花,也讨厌木讷笨拙永远被动的自己;
我不愿接受父母设定的平庸一生,也不想让日渐年迈的父母承担我任性的后果;
我不愿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虚度时光,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我一直生存在这样的夹缝里,反抗着传统,也怀疑着自己。不停地进行没有结论的思考,也只是纸上谈兵。在真正进入社会摸爬滚打之前,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已经把我吓得退缩和动摇,就像刚刚把脚尖探进冰冷的河水,就龇牙咧嘴地叫痛,不免有矫情懦弱的嫌疑。
我最初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诞生于书本,诞生于真空的,比如女孩也要独立,能挣足够多的钱提升自己,比如要热情善意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比如爱情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人。但是现在,这些我曾经认为亘古不变的真理都成了笑话,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并非我所想象,世界并不会因为我的感性认识而变得更温暖。我只有顺从的义务,而没有改变的权利。
二十岁也该长大了,像个大人那样冷静地分析状况,做出抉择,但我还是像个孩子一样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因为我总是觉得,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即使被诟病孩子气,也比自己老了后悔强。
时代的急速变迁,思想的多元爆炸,让我们这一代人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像个上紧发条的玩偶一样不停运转,西方个人主义的风潮又倡导着回归人性追求自由,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的活法,既有马云成功的励志案例,也有猫力壮游世界的精彩。大冰说,真正厉害的人,是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面对一千万种活法,我有选择的余地吗?我能不被众言所惑做出正确选择吗?我能认清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吗?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十岁是无能的年纪,想得太多,能做的太少。我宁愿累死在实践的路上,也不愿做一个痛苦的空想主义者。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摸索,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需要时间。时间会解答一切的,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