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的辞典修订版是:狗与猪。比喻行为卑鄙的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反君事雠,行若狗彘。」。
狗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狗彘详细内容】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狗彘[gǒuzhì]⒈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二、引证解释
⒈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引《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汉贾谊《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明陆采《明珠记·拒奸》:“左押衙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清孔尚任《桃花扇·闲话》:“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罗瑞卿《答友人》诗之二:“林贼蛇蝎心,蔽空犹乌云。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三、网络解释
狗彘狗彘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犬与猪。出自《新书·时变》。
四、国语辞典
狗与猪。比喻行为卑鄙的人。狗彘[gǒuzhì]⒈狗与猪。比喻行为卑鄙的人。引《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反君事雠,行若狗彘。」
五、关于狗彘的词语
六、关于狗彘的造句
1、这样一个狗彘不若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2、他这种行为卑劣的人,真是狗彘不若。
3、像他那种一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真是狗彘不若。
4、士不通古今,襟裾马牛;人不晓廉耻,衣冠狗彘!李平凡在任何时候,不管是落魄潦倒还是春风得意,这个大家庭永远是他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
5、日本天皇寡廉鲜耻行同狗彘,好一个“投降”的“终战诏书”。
6、愤愤不平之余,笔者特意翻了成语词典,果然,除了那两个难听的成语外,尚有狗尾续貂,狗仗人势和狗彘不若,再有就是一句民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