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解释是:⒈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⒈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成语解释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详细内容】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汉语词汇。拼音:xiǎozhàngzéshòu,dàzhàngzézǒu。解释: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二、辞典修订版
语本《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旧时认为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轻打就忍受过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伤而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顺态度。《隋唐演义.第九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暂行逃避,所以说大杖则走。」也作「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小受大走」。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旧时认为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轻打就忍受过去,重打就逃走,以免受伤而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顺态度。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不若暂行逃避,所以说大杖则走。亦作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小受大走。
四、其他释义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五、关于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成语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大杖则走 小受大走 大大小小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六、关于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