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太祖的作品

宋太祖的作品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宋太祖主要作品:《句》《日诗》。字号:字元朗。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夹马营。出生时间:927年3月21日。去世时间:976年11月14日。别称:香孩儿、赵九重、赵玄郎、赵元朗、艺祖、宋太祖。主要成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

关于宋太祖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宋太祖的诗词 点此查看宋太祖的详细内容

《句》《日诗》

二、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明·罗贯中《宋太祖龙虎风云会》明施耐庵《水浒传》清·吴濬《飞龙全传》影视形象黄文豪版赵匡胤(9张)年份电视剧/电影饰演者1986《绝代双雄》林明哲1996《情剑山河》吴兴国2002《大宋王朝》陈希光2005《问君能有几多愁》黄文豪2011《倾世皇妃》乔任梁2013《聪明小空空》温海波2014《赵匡胤》陈建斌

三、家族状况

世系高祖父:宋僖祖文献皇帝赵朓曾祖父:宋顺祖惠元皇帝赵珽祖父:宋翼祖简恭皇帝赵敬父母父亲:宋宣祖赵弘殷生母:昭宪太后杜氏庶母:陈国夫人耿氏兄弟姐妹大哥:曹王赵匡济三弟: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赵炅)四弟:魏王赵廷美五弟:岐王赵光赞姐姐:名失考,追封陈国长公主,后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恭献大长帝姬妹妹:名失考,封号燕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后改封秦国大长公主、恭懿大长帝姬后妃孝惠皇后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燕懿王赵德昭、舒王赵德林 滕王赵德秀孝明皇后王氏孝章皇后宋氏子女 儿子长子 滕王赵德秀,早亡次子 燕懿王赵德昭,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三子 舒王赵德林,早亡四子 秦康惠王赵德芳,早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女儿申国公主,早亡成国公主,早亡永国公主,早亡魏国大长公主(初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封秦国公主。进封秦国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封贤肃大长帝姬)鲁国大长公主(初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封晋国公主。进封晋国长公主。进封晋国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肃大长帝姬)陈国大长公主(初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封齐国公主。进封许国长公主。追封许国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惠大长帝姬)后代北宋除赵匡胤外,其他皇帝皆为其弟赵匡义(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赵构、宋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之后代: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怀宗(宋幼主、宋帝昺、宋祥兴帝)。

四、人物评价

总评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宋太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历代评价《宋史》:“昔者尧舜以禅代,汤武王、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当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民主,亦惟责其济斯世而已。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则生民奔驰之期,殆无日也。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张洎:“陛下生而知之,国主学而知之。虽学知与生知不同,然其知一也。”赵光义:“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范仲淹:“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富弼:“艺祖临轩之初,一岁之内,下泽潞,平扬州,威令之行,如破竹之势,则其余藩镇,自是束手而听命矣。又于樽酒之间,酬对之际,折其气,伏其心,罢节旌,授环卫,謦欬之易。其故何哉?御得其道故也。后周世宗号为英武之君,而藩臣来朝。喜见于色。推此,则知五代纲纪之不立也。太祖、太宗圣圣相承,修明宪度,肃清寰宇。”田况:“太祖少在兵戎间,累着战功,以至得天下。然以兴隆学校为心,京师建国子监,每舆驾亲临,以观其役。识者知太平之有渐矣。”刘安世:“太祖用心,尧舜之心也。”司马光:“唐得天下一百有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养其疽囊,以为子孙不治之疾,于是渔阳窃发,而四海横流矣。肃、代以降,方镇跋扈,号令不从,朝贡不至,名为君臣,实为绚敌。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纲颓绝,五常殄灭;怀玺未暖,处宫未安,朝成夕败,有如逆旅;祸乱相寻,战争不息,血流成川泽,聚骸成邱陵,生民之类,其不尽者无几矣。于是太祖皇帝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以为子孙建太平之基。”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魏泰:“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皆一举荡灭,知兵力可用,僭伪可平矣。”陈亮:“唐自肃、代以后,上失其柄,藩镇自相雄长,擅其土地人民,用其甲兵财赋,官爵惟其所命,而人才亦各尽心于其所事,卒以成君弱臣强、正统数易之祸。艺祖皇帝一兴,而四方次第平定,藩镇拱手以趋约束,使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师。”程颐:“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杨侃:“太祖以神武独断,太宗以圣文诞敷,平江表,破蜀都,下南越,来东吴,北定并、汾,南取荆、湖。是故七国之雄军,诸侯之陪臣,随其王公,与其士民,小者十郡之众,大者百州之人,莫不去其乡党,率彼宗亲,尽徙家于上国。”叶梦得:“太祖英武大度,初取偕伪诸国,皆无甚难之意。”吕祖谦:“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蜀汉,三举而平刘鋹,四举而平李煜。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者,盖艺祖阅习之功,有以先之地。”吕中:“以我太祖立国之初,规模广大如汉高帝,谋深虑远如汉光武,而正心符印,密契三圣之传于数千载之上。”朱元璋:“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王夫之:“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赵翼:“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王立群《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十四万人齐解甲,金陵王气黯然去。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怀仁厚,复江南,满腔热血图幽燕。谁料想,烛影摇,斧声乱,壮志未竟人已远。人已远,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纷扰扰剑影刀光寒,韶华成殇笙歌散。你默默无言,无言。盛世繁华,文煌武烈。怀仁厚,复江南,满腔热血图幽燕。谁料想,烛影摇,斧声乱,壮志未竟人已远。人已远,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纷扰扰剑影刀光寒,韶华成殇笙歌散。你默默无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宋太祖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