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避事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避事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避事的解释是:谓逃避职事。避事[bìshì]⒈谓逃避职事。

避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避事详细内容】

⒈谓逃避职事。引《宋书·蔡兴宗传》:“时义恭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唐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元虞集《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清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二、综合释义

谓逃避职事。《宋书·蔡兴宗传》:“时义恭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唐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元虞集《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清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三、网友释义

避事,汉语词汇。拼音:bìshì是谓逃避职事。出自《汉书》。

四、汉语大词典

谓逃避职事。《宋书·蔡兴宗传》:“时义恭录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唐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元虞集《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清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五、关于避事的诗词

<<《书斋独坐·避事宁违俗》>>  

六、关于避事的诗句

避事胜避寇  避事学相如  避事学相如  身高避事后  伊昔避事心  避事几危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避事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