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要发发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方头拼音

方头拼音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方头的拼音是:fāng tóu。

方头的注音是:ㄈㄤㄊㄡˊ。结构是:方(独体结构)头(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方头[fāngtóu]⒈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引证解释是:⒈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引宋苏辙《唐相二绝》之一:“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陆鲁望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衣。’亦有此出处矣。”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综合释义是: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宋苏辙《唐相二绝》之一:“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陆鲁望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衣。’亦有此出处矣。”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方头[fāngtóu]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紵衣。」也作「头方」。7、汉语大词典是: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宋苏辙《唐相二绝》之一:“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陆鲁望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苧衣。’亦有此出处矣。”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8、国语辞典是: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纻衣。」也作「头方」。方头[fāngtóu]⒈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也作「头方」。引《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纻衣。」。9、辞典修订版是: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紵衣。」也作「头方」。10、英语是:punt、nelson、cheroot、Cubiceps、square toes。1其他释义是:1.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

方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方头详细内容】

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方头[fāngtóu]⒈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

二、网络解释

方头方头,读音fānɡtóu,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

三、综合释义

谓性梗直而不通事宜。宋苏辙《唐相二绝》之一:“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陆鲁望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衣。’亦有此出处矣。”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方头[fāngtóu]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紵衣。」也作「头方」。

四、辞典修订版

不识时务的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七.方头》:「俗谓不通时宜者为方头,陆鲁望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紵衣。」也作「头方」。

五、关于方头的造句

1、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不高的个儿,常穿着偏襟上衣,花白的短头发上蒙着一块蓝色方头巾,一笑起来,眼睛里便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

2、白雀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好像清瘦了一些。她一出现在桑桑的视野里,桑桑就觉得天地间忽然地亮了许多。白雀走着,依然还是那样轻盈的步伐。她用双手轻轻抓着被放到了胸前的那根又黑又长的辫子,一方头巾被村巷里的风吹得飞扬了起来。

3、无似十分的差距,唐正东直接把球从对方头上拨开。

4、两只公鸡展开双翅,伸长脖子,脖子上的羽毛直立起来,好像古代战士们手中的盾牌。它们都是怒目圆睁,瞧着对方,头不停地抖动着,时而伏地,时而抬起,身子还随着对方不停地转来转去,它们都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5、方头不去接他的话茬,三下五除二将那儿马在剡马桩上绑牢。

6、蛐蛐的头有“方头的”圆头的长头的他们的牙非常锋利,如果不好好养它,就会撕吃同类。

六、关于方头的英语

punt  nelson  cheroot  Cubiceps  square toes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方头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net188.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