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哈佛学生开“专门通道”,香港高校接力揽才。
香港多所高校近日表示,愿意接收哈佛国际学生。香港舆论认为,美国政府对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禁令为香港高等教育带来发展新契机。
香港科技大学率先表态,将优先处理有意转学学生的入学申请、学分转移、签证协助与住宿安排等。香港科大协理副校长冯志雄24日透露,一天内已收到双位数的查询,原拟前往哈佛大学修读博士课程的科大毕业生也能获科大博士课程录取。他说,由于香港是国际化的城市,而港科大国际学生比例是各院校中最高的,因此对哈佛学生而言有吸引力。
香港城市大学23日表示,将主动支持学业受阻的国际学生,邀请他们来港继续升学,并提供包括特别奖学金在内的多方面支持,例如邀请博士生的原指导教授担任共同指导,确保研究工作的延续与学术质量的稳定。香港理工大学称,理大将有专责团队为转学生提供全面支持和指导,包括提供奖学金等,协助他们快速完成转学过程。
香港中文大学表示欢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学生申请入读该大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中大还透露,目前没有学生在哈佛大学参与学期交流活动,现有一名博士生正在哈佛研习,其参与的项目将于本月结束。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提出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直接录取、开设“转学生专属申请通道”等便利入学举措。
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认为,美国政府的行动不合法。他表示,哈佛的留学生来自约140个国家或地区,他们对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有帮助,校方会为这些留学生提供所需协助。
港媒称,据香港升学机构统计,目前至少有30至40名香港学生在哈佛就读,当地学生反映暂未受到影响,仍能正常上课及住宿。不过,他们对未来就学及毕业前景感到担忧。
香港大公文汇网评论说,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欧美部分教授可能会更想来香港工作,原本想去美国知名大学进修的内地精英学生也可能改为到香港求学。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有5所大学名列世界大学前百名,加上特区政府提出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加大抢人才的力度和大力推动科创,“香港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香港《明报》引述香港理大副校长赵汝恒的话称,这次绝对是一个吸纳美国科研人才的好契机。近年不少具有美国科研背景的内地人才陆续回流,但全球大学均求才若渴。“香港自家也有几所(大学)在竞争,邻近还有新加坡。”赵汝恒形容现在是分秒必争,“慢一点(人才)都去了他处。”
除了香港高校外,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24日也表示将关注事件最新动向,并鼓励澳门高校留意最新情况,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转学便利及协助,保障学生就学权益。教青局说,目前已联络在哈佛就读的澳门学生,随时提供咨询及协助。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