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特点与教材选择
(一)717 公共管理学
考试范围与题型
总分 150 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20 分)、判断分析题(20 分)、简答题(30 分)、论述题(40 分)、案例分析题(40 分)。考试重点为公共政策、行政组织、公共预算、危机管理等内容,真题中约 30% 题目直接改编自教材课后习题。
核心教材与辅助资料
官方指定教材: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需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政策分析框架及案例应用。
辅导资料:鸿知考研网《717 公共管理学历年真题汇编》(2009-2024 年真题及答案)。
拓展资源:《公共管理学案例库》(如 “深圳大部制改革”“新冠疫情防控” 等典型案例)。
(二)829 社会研究方法
考试范围与题型
总分 150 分,题型包括选择题(20 分)、简答题(30 分)、判断题(20 分)、论述题(40 分)、研究设计题(40 分)。考试重点为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数据分析(如 SPSS 应用)及方法论(定量与定性研究对比),真题中研究设计题重复率高。
核心教材与辅助资料
官方指定教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需熟练掌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的操作流程。
拓展资源:中国大学 MOOC《管理学研究方法》(涵盖定量与定性研究技术)、《社会研究方法思维导图》(按章节梳理知识点)。
二、分阶段复习策略
(一)基础阶段(4-6 月)
公共管理学
框架构建:按章节通读蔡立辉教材,梳理 “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逻辑链,整理核心理论(如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的思维导图。
知识点梳理:完成教材课后习题,标注易错题(如 “公共预算的编制流程”“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使用《公共管理学笔记》补充细节。
案例积累:通过《公共管理学案例库》分析 “放管服改革”“乡村振兴” 等热点,建立 “理论 + 实例” 的答题模板。
社会研究方法
方法精读:以风笑天教材为核心,理解研究设计的三要素(研究问题、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整理 “抽样方法对比表”(如简单随机抽样 vs 分层抽样)。
基础训练:完成教材课后简答题(如 “简述内容分析的主要特点”),使用《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精解》验证答案,重点掌握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的应用。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二)强化阶段(7-9 月)
公共管理学
真题专项突破:限时完成近 10 年真题,重点分析论述题(如 “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基层治理创新路径”)和案例分析题(如 “运用危机管理理论,评价某地疫情防控措施”)。
热点整合:结合 2025 年大纲新增内容(如 “数字政府建设”“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参考《公共管理学时政热点汇编》补充答题素材。
框架升级: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重构知识体系,例如将 “公共预算管理” 模块拆解为 “理论基础→编制流程→绩效评估→改革趋势” 四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
高频题型训练:
研究设计题:按 “研究问题→假设→变量操作化→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数据分析” 流程练习,参考《社会研究方法设计模板》优化逻辑。
计算题:分类练习 “样本量计算”“信效度检验”“回归分析”,使用《社会研究方法真题解析》总结公式应用技巧。
跨方法对比:整理 “定量研究 vs 定性研究”“调查研究 vs 实验研究” 的对比表格,标注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三)冲刺阶段(10-12 月)
全真模拟与错题复盘
模拟考试:每周进行 1 次全真模拟(公共管理学 3 小时、社会研究方法 3 小时),严格控制时间分配(如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每题 20 分钟、社会研究方法研究设计题 40 分钟)。
错题分析:整理高频错误(如公共管理学中 “公共责任冲突的解决策略”、社会研究方法中 “分层抽样的适用条件”),针对性强化训练。
热点与技巧总结
公共管理学:总结合论述题 “万能模板”(如 “理论定义→核心观点→实践应用→局限性→优化路径”),背诵常见政策术语(如 “放管服”“数字鸿沟”)。
社会研究方法:背诵 “研究设计题得分要点”(如 “变量操作化的可测量性”“抽样方法的合理性”),参考《社会研究方法评分标准》调整答题重点。
三、关键备考建议
避坑指南
公共管理学:选择题需注意 “细节陷阱”(如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案例分析题忌堆砌理论,需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研究设计题需避免 “过度复杂化”,优先选择步骤简洁、逻辑清晰的方案(如 “问卷调查法 + 分层抽样”)。
时间管理与心态调整
每日分配 5-6 小时给专业课,基础阶段侧重输入(如教材学习),冲刺阶段侧重输出(如模拟考试)。例如,公共管理学每天背诵 1 章核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每周完成 2 套真题。
关注暨南大学研招网动态,及时调整复习重点(如 2025 年大纲未提及重大变化,可沿用现有资料)。
跨考生专项策略
公共管理学:零基础者建议先学习《公共管理学导论》(陈振明)补充基础,再切入蔡立辉教材的深度内容。
四、高分考生经验精华
真题重复率高:717 公共管理学近 5 年真题中,“公共政策工具”“行政组织变革” 等题型重复出现;829 社会研究方法中 “抽样方法选择”“研究设计题” 连续两年原题再现。
论述题重逻辑:避免直接复制教材内容,需结合 “理论 + 案例 + 时政” 展开。例如,分析 “基层治理创新” 时,可引用 “枫桥经验”“网格化管理” 等实例。
研究设计题重实操:例如,设计 “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 时,需明确 “自变量(性别、专业)→因变量(就业意向)→控制变量(家庭背景)” 的操作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