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球学生申请量暴跌最多的英国大学!

2025-02-17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最近你看英国这边的纸媒或报道,也是频繁在爆出英国大学招生的一些困局,比如裁员,关停,财政赤字等等。

克兰菲尔德大学与伦敦城市大学的生源危机

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的全球申请量暴跌47%,成为目前申请量下降最严重的英国大学之一。

该校因不参与QS排名导致国际生源大幅流失,尤其是依赖的欧盟、非洲和印度学生群体因经济压力或签证问题减少申请。

同时,其就业优势因工签政策收紧而减弱,中国学生也因排名“不可见”而转向其他院校。

克兰菲尔德曾今吸引学生的核心就是当地就业数据好,就留下来的希望大,机会多,学校和业界的联系密切。

学校本身获得业界的捐赠多,不太靠政府拨款。属于自给自足的那种学校,所以反馈到学生方面是能给很多国际学生带来效益的。但现在的留学生都懒得去看一些背后的东西的。这个东西距离他们太远,一个回国没啥知名度的学校,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伦敦城市大学同样面临困境,其王牌商学院Bayes(原卡斯商学院)因QS排名低、工签年薪门槛提高导致吸引力下降,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但申请量仍显著下滑。

以前这个学校很吸引英本学生,和国内211财经或211类目学生的,甚至有同济复旦,西浦等学校的学生专门入读。

毕竟人家在金融城。

机会多,就业宣讲会多,大佬多。很多学生主打一个留下工作的。

谢菲尔德大学与约克大学的排名困境

谢菲尔德大学因QS排名跌出前100,申请量持续下跌,甚至被迫裁撤考古等优势专业以应对财政危机。

为挽救生源,该校大幅降低录取门槛,将部分院校的均分要求从88分降至85分。

约克大学则因QS排名长期低迷,从曾经的“梦校”逐渐淡出留学圈,面临3400万英镑预算削减和裁员压力,不得不降低本科与硕士录取标准,但生源质量进一步恶化。

国际生源结构失衡的连锁反应

英国大学普遍受国际生源结构变化冲击,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因通胀加剧导致留学生数量锐减,印度学生则因家属签证限制被劝退。

尽管中国学生申请量仍维持增长,但谢菲尔德、克兰菲尔德等院校过度依赖特定地区生源,在主力生源地政策或经济波动时缺乏抗风险能力,最终引发申请量断崖式下跌。

政策与经济的双重挤压

英国政府提高工签年薪门槛至38,700英镑的政策重创伦敦城市大学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院校,留学生即便享受薪资折扣仍难以达标。

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导致留学需求收缩,学生更倾向选择QS前50名校或性价比高的院校,克兰菲尔德、巴斯等专业性较强但综合排名弱势的学校首当其冲。

英国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

当前英国大学陷入恶性循环:排名压力迫使部分院校降低录取标准,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财政赤字引发裁员和优势专业关停,进一步削弱学术声誉;国际生源依赖度过高且结构单一,加剧了招生波动风险。

若中国留学生群体也出现下滑,英国高等教育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寒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