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小就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各种创新型比赛越来越多,比如全国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是很有含金量的一个。
在这些比赛中,涌现出了很多天才少年,他们或许是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或许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很有心得。
今年7月2日,全国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布获奖名单,其中一位获奖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六年级小学生陈某以论文《C10orf67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在大赛中斩获了一等奖,此消息一经报道,很快引发了热议。
大家争论的焦点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能力写出如此高的论文,要知道,这篇论文里面涉及的知识可是博士才能接触到的。大部分网友都不相信,一个小学生的学术成就能和博士一样高,所以他们认为这个小学生的行为明显是学术造假,就和明星翟天临的操作一样。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曾经有个天才少年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中科大,申请了六十多项美国专利。这个小学生说不定也是这样的天才少年,我们不能无凭无据地怀疑他,质疑他的能力。有个正江大学的毕业生就说,自己看了陈某的论文之后,感觉自愧不如,不过他也不是怀疑陈某,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针对众多网友的质疑,相关部门也对陈某的学术论文展开了审查,主要是要搞清楚这篇论文究竟是不是他自己写的。7月13日的时候,相关部门开始了初步调查,发现陈某的父亲是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研究员之子。
得知了陈某的特殊身份之后,网友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分析,陈某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占用了中科院的资源,占用了的话是否支付了相应的费用。如果这方面的审查显示,陈某使用中科院资源却没有支付费用的话,他可能还多了一项涉嫌侵占国家资源的罪名。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调查结果,大家也只能通过有限的线索进行推断。从现实角度来说,陈某之前并没有展现出太多的天赋,因此他的论文很有可能是指导教师联合其父母写出来的。根据相关调查,2018年1月6日的时候,陈某正式在教师吕冬梅的带领之下展开了研究工作,另外参与的还有陈老师和杨老师,这两人就是陈某的父母。
若是陈某真有写出博士级别论文的实力,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就应该避嫌,不与自己的亲人接触合作。但他不仅接受了父母的帮助,还让父母直接参与研究,他的父母在论文中出力多少实在很难说清楚。甚至有可能整篇论文都是两个大人完成的,陈某最后只是署名了而已。
还有一件事让网友们更加怀疑陈某论文的真实性,陈某的研究记录中清楚地写着,自己在2018年1月9日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C10orf67这个基因,之后他在网络上进行了检索。难以相信,他居然是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学习了C10orf67基因的相关概念,而且在五天之后就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即便是天才也太夸张了。
很多博士学生发出了质疑,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累积,这个小朋友用短短五天就完全搞清楚了C10orf67基因和癌症之间的关系,这真是太夸张了,如果这件事真实发生了,那他们这些年的博士简直是白读了。
陈某还完成了Western-blot,qRT-PCR,genetic knockdown等分子实验,美国相关领域的博士后表示,即便是就读于该专业的本科生都需要大半年的训练才能完成,一个小学生能精准地完成这项实验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根据这些证据我们能基本断定,陈某的获奖论文应该不是独立完成的,他的指导老师以及父母起码出力了98%以上。全国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陈某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大众,还夺走了别人的获奖机会。
直到昨天官方终于公布了调查结果,确定该篇文章不是这位六年级学生所写,并撤销其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然而如果没有网络热议,该奖会被撤回吗?这种高深的文章,评委竟然相信是一个学生所写,而不去调查,这其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