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屋顶绿化的特点与设计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屋顶绿化技术探讨
专 业: 园林技术 学 号: 9770 姓 名: 牧玲玲 指导教师: 许娟
二O 一零 年 六 月 二十一 日
目录
一.屋顶绿化相关问题探析 1.1屋顶绿化技术探讨 1.2屋顶绿化特点 1.3屋顶绿化设计 1.4屋顶绿化结构
二.关于推广屋顶绿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屋顶绿化一文内容摘要
本文简要地对屋顶绿化的历史发展、功能、如何进行屋顶绿化施工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关于推广屋顶绿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绿化形式,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能为城市增添绿色,而且能减少建筑材料屋顶的辐射热,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广,形成城市的空中绿化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的热导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 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屋顶花园;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低碳发展。
前言
本文通过对屋顶绿化各方面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旅游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镇的人均绿地面积等的需要,屋顶花园、屋顶绿化、屋顶养花才真正进入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和建造范围。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等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针对屋顶花园的构造、设计、如何进行屋顶花园的施工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推广屋顶绿化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
一.屋顶绿化相关问题探析
1.1屋顶绿化技术探讨
屋顶绿化是用植物材料来覆盖平台屋顶的一种绿地形式。上海有近2亿平方米的平台屋顶,而现在已建成的屋顶绿化仅12万平方米。据了解,上海绿化管理部门将把屋顶花园建设写入法规,新建住宅和商务楼必须推行屋顶绿化。届时,屋顶花园的建设速度将大大加快。
根据屋顶绿化立地条件的特殊性,在进行屋顶绿化时,必须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 首先要解决积水和渗漏水问题。防水排水是屋顶绿化的关键,故在设计时应按屋面结构进行多道的防水设施,作好防排水构造的系统处理。各种植物的根系均具有很强的穿刺能力,为防止屋面渗漏,应先在屋面铺设1~2道耐水、耐腐蚀、耐霉烂的卷材(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或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材料)作柔性防水层。其上再铺一道具有足够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聚烯烃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成之后,应进行24小时蓄水检验,经检验无渗漏后,在其上再铺设排水层,排水层可用塑料排水板、橡胶排水板、PVC排水管、陶粒、绿保石(粒径3~6厘米,或粒径为2~4厘米,厚度为8厘米以上的卵石)。排水层上放置隔离层,其目的是将种植层中因下雨或浇水后多余的水及时通过过滤后排出去,以防植物烂根,同时也可将种植层介质保留下来,以免流失。隔离层可采用重量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纤维土工布或无纺布。最后,在隔离层上铺置种植层。屋面四周应砌筑挡墙,挡墙下部留置泄水孔,泄水口应与落水口连通。形成双层防水和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屋面积水。
2. 根据屋顶绿化的立地条件,其种植层的土壤必须具有容重小、重量轻、疏松透气、保水保肥、适宜植物生长和清洁环保等性能。显然一般土壤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屋顶绿化一般采用各类介质来配制人工土壤。栽培介质的重量不仅影响种植层厚度,植物材料的选择,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容重小的栽培介质,种植层可以设计厚些,选择的植物也可相应广些。从安全方面讲,栽培介质的容重不仅要了解材料的干容量,更要测定材料吸足水后的湿容重,以作为考虑设计荷载的依据。为了兼顾种植土层既有较大的持水量,又有较好的排水透气性,除了要注意材料本身的吸水性能外,还要注意材料粒径的大小。一般>2豪米以上的粒子应占总量的70%以上,<0.5豪米的粒子不能超过5%,做到大小粒径介质的合理搭配。目前一般选用泥炭、腐叶土、发酵过的醋渣、绿保石(粒径0.5~
2厘米)、蛭石、珍珠岩、聚苯乙烯珠粒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其中泥炭、腐叶土、醋渣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质、腐殖酸和缓效肥;绿保石,蛭石、珍珠岩、聚苯乙烯珠粒可以减少种植介质的堆积密度,有利于保水、透气,预防植物烂根,促进植物生长;还能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铁、镁、钾等元素,也是种植介质中PH值的缓冲剂和调节剂。 3. 屋顶绿化的形式应考虑房屋结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设计屋顶绿化时必须事前了解房屋结构,以平台允许承载重量(按每平方米计)为依据。必须做到:平台允许承载重量一定厚度种植层最大湿重+一定厚度的排水物质重量+植物重量+其它物质重量(建筑小品等)。根据平台屋顶承重能力,设计不同功能的屋顶绿化形式。屋顶绿化应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尽量少用建筑小品,所用材料也应选用轻型材质(如GRC塑石假山、PC仿木制品等)。树槽、花坛等重物设置在承重墙或承重柱上。
4. 屋顶绿化对植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屋顶立地条件的特点。植物应以阳性喜光、耐寒、抗旱、抗风力强的为主(如佛甲草、葡萄、木香、合欢、紫薇、红叶李、夹竹桃、丝兰、月季、迎春、黄馨、菊花、半支莲等等)。在植物类型上应以草坪、花卉为主,可以穿插点缀一些花灌木、小乔木。各类草坪、花卉、树木所占比例应在70%以上。平台屋顶绿化一般使用植物类型的数量变化顺序应是草坪、花卉、地被植物>灌木>藤本>乔木。屋顶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好屋顶绿化关键在于屋面防水及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只有高度重视并在技术上保障屋顶绿化的防水、排水工程,才能有效地确保屋顶绿化的顺利进行。
1.2屋顶绿化特点
1.温湿度条件差因屋顶位于高处,四周相对空旷,因此风速比地面大,水分蒸发快。屋顶距地面越高,绿化条件越差。
2.造园及植物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屋顶承重能力的限制,无法具备与地面完全一致的土壤环境,因此在设计时应避免地貌高差过大,在植物的选择上一般应避免采用深根性或生长迅速的高大乔木。
3.绿地边界规整屋顶形状一般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且多重复出现,尤其在小区中更为明显。设计时应注意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形成韵律。
1.3屋顶绿化设计
1.花园形式屋顶绿化可做成小游园的形式服务于游人,多用于服务性建筑牞如宾馆、酒楼等,能为客人提供游憩空间。小游园应有适当起伏的地貌,配以小型亭、花架等园林建筑小品,并点缀以山石。选择浅根性的小乔木,与灌木、花卉、草坪、藤本植物等搭配。为满足植物根系生长需要,种植土要30厘米至40厘米厚,局部可设计成60厘米至80厘米。此类屋顶花园要特别注意在建筑设计时统筹考虑,以满足屋顶花园对屋顶承重能力的要求,设计时还要尽量使较重的部位(如亭、花架、山石等)设计在梁柱上方的位置。 2.色块图案形式采用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观叶植物或整齐、艳丽的各色草花配以草坪构成图案,俯视效果好,多用于屋顶高低交错时低层屋顶的绿化。因其注重整体视觉效果,内部可不设园路,只留出管理用通道。
3.应季布置形式采用盆栽花卉,根据其盛花期随时更换,并可在楼的边缘处摆放悬垂植物,兼顾墙体绿化。此法多用于低层屋顶绿化。
1.4屋顶绿化结构
造园层的结构结构层一般分为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排水层、过滤层、土壤层、植物层等。 1.保温隔热层: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铺设时要注意上下找平密接。
2.防水层屋顶绿化后应绝对避免出现渗漏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将使房屋的使用者产生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屋顶绿化的推广。最好设计成复合防水层。
3.排水层设在防水层上,可与屋顶雨水管道相结合,将过多水分排出,以减轻防水层的负担。排水层多用砾石、陶粒等材料。
4.种植层种植层一般多采用无土基质,以蛭石、珍珠岩、泥炭等与腐殖质、草炭土、沙土配制而成。 防水层
防水是屋顶花园安全工作的核心。防水工程质量与设计、施工和材料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材料为基础,设计为前提,施工为关键。为了搞好屋顶花园的防水工程,必须选择质量可靠的防水材料,做出合理的构造,并把好施工质量关。
常用的防水层可分为APP、SBS改性沥青卷材、PVC防水卷材和刚性防水层三种。 排(蓄)水兼阻根层 a、耐根系穿刺防水层
各种植物的根系均具有很强的穿刺能力。许多传统的防水材料,都容易被植物的根系所穿透,从而导致屋顶发生渗漏。为此,在做种植用的屋顶时,必须在一般的柔性防水层
之上,空铺或粘贴一道具有足够耐根系穿刺功能的材料。诸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低密度聚聚乙烯(LDPE)土工膜、聚氯乙烯(PVC)卷材和铝合金(PPS)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层。
b、隔离过滤层的下部为排水层。
排水层可采用专用的、留有足够空隙并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塑料排水板、橡胶排水板,或由粒径20-40cm、厚度为80mm以上的卵石组成。其作用是将通过过滤层的水,迅速地从排水层的空隙中汇集到排水孔。 过滤层
在种植介质与排水层之间,应采用重量不低于250g/m2聚酯纤维土工布作一道隔离层,以起到保水和滤水的作用。其目的是将种植介质层中因下雨或浇水后多余的水及时通过过滤后排出去,以防止植物烂根,同时可将植物介质保留下来以免发生流失。 基质层
屋顶绿化基质荷重应根据湿重进行核算,不应超过1300kg/m3,或控制在建筑荷载和基质荷重允许的范围内。各种屋顶绿化技术体系都有特定的基质铺设技术要求。如无土草坪草块的铺植,常与基质和植被是一起被铺设的。 种植层
种植层分为小型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植物、攀缘植物等通过移栽、铺设植生带和播种等形式各植在设计的种植区域中。屋面边缘必须设置30-50cm的隔离带,乔灌木主干距屋面边界的距离应大于乔灌木本身的高度。复层绿化时先栽植乔灌木,后栽植草本植物。根据屋面大小、屋顶出入口位置、周围景观环境、楼层高低,可采取自然式或规则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花坛、花池,置石、流水、阴棚等。宜采用体量小、质量轻的园林小品,容器栽植应考虑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面积。
乔木:选择5-7年生苗木为宜,宜草春栽植,株行距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排。 灌木:选择1-2年生苗木为宜,宜草春栽植,株行距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排。 草本植物:花草,选择当年生幼苗,宜草春栽植,株行距根据花草植物体的大小情况而具体调整;草坪草,选择2年以上草皮或前1年的草籽,早春建植或播种,覆盖度为75%以上。
二.关于屋顶绿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众所周知,城市绿化是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这项指标直接反映出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否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重。有专家认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为佳。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园林绿化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都是重要的课题,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济南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公园风景区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年济南城市绿化率为33.3%,2008年济南城市绿化率为36.4%。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园林绿化水平落后于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影响济南市绿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人多地少,而屋顶绿化正是一种不占地面土地和特殊的绿化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建设和绿化争地的矛盾。随着城市的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增加,大力发展屋顶绿化由为必要,主要是因为:
一、可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净化水源,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二、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提高生活质量。
三、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降低室内温度,消弱城市噪音。 四、可以有效地调节气候、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能够在夏季和冬季减少空调机所消耗的能量,间接地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不断建设屋顶绿化工程,三箭·银苑停车场屋顶、舜耕山庄部分楼顶、四季花园等楼顶被绿化。这四处已建成的屋顶绿化,面积加起来近万平方米。它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增加市民良好的休息环境及视觉感官上的享受。为发展低碳经济,让更多的市民过上低碳生活,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开始致力于鼓励这种房顶绿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屋顶绿化总体面积还是太少。
为使屋顶绿化建设健康、迅速发展,使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的程序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对屋顶绿化的宣传,以各种形式生动、具体的实例宣传屋顶绿化的意义作用,以及屋顶绿化的法规和技术,使发展屋顶绿化成为社会的共识。
(2)提出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的政策,作出屋顶绿化的工作规则。建设主管部门对新建设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要同时审查屋顶绿化设计,监理屋顶绿化施工,验收屋顶绿化效果,使屋顶绿化有法可依。
(3)进一步开展对屋顶绿化的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优良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栽种基质,研究设计更科学先进的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方案,提高屋顶绿化的技术水平
致谢
三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论文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以及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和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赵玉婷,胡永红,张启翔;《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唐鸣放;杨真静;李莉;《自然状态草地式屋顶绿化隔热特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7年03期 陈必胜;蒋昌华;秦俊;胡永红;张明丽;《 生态建筑示范楼屋顶花园的建造与生态效益分析》[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6期
唐鸣放;《 轻型屋顶绿化节能技术》[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许荷;《屋顶绿化构造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单晓玲,许君,冯再新;《屋顶花园的设计与施工初探》[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唐亚娟;《发展屋顶绿化,开拓城市绿化空间——关于推行屋顶绿化的建议》[J];《广东园林》;2003年0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